广东一男子拍临时身份证照,以为只是人脸识别,直接躺床上半裸就拍了,结果,办完后发

鸿鹄浮歌 2025-11-24 11:43:24

广东一男子拍临时身份证照,以为只是人脸识别,直接躺床上半裸就拍了,结果,办完后发现,每个拿到他身份证的工作人员都会愣一下,他仔细一瞅,当场社死!原来,照片实际包含边框以外的画面,临时身份证上面的照片显示的是他的半裸照,网友:工作人员打开照片感觉直接进你被窝了! 据新晚报11月23日报道,前段时间男子的身份证丢了,急着用,又不想大老远跑一趟派出所,他打开手机,发现有个官方APP可以直接在线申请临时身份证明,心里那叫一个美滋滋。 APP提示他需要拍照上传,他当时正躺在床上休息,上身没穿衣服,看到手机屏幕上弹出一个方框,正好框住自己的脸,他想当然地以为这就是个人脸识别,跟平时解锁手机差不多。 于是,他连身都没起,直接对着镜头,调整了一下脑袋的角度,“咔嚓”一下就拍了,然后想都没想就点了提交。 系统很快就提示“审核通过”,他更得意了,觉得现在的科技真是太人性化了,压根就没想过点开看看那张照片到底长啥样。直到他需要用这张临时身份证明去办业务,好戏才算真正开场。 第一个是银行柜台的工作人员,接过他的手机,眼神先是在屏幕上定格了几秒钟,然后抬起头,用一种非常复杂又带点憋笑的表情上下打量他。 当时他还纳闷,心想这人咋回事,看我像看外星人似的,接着,去另一个地方办事,同样的情景再次上演。 每一个看到他临时身份证明的工作人员,都会先是一愣,然后嘴角不自觉地开始上扬,想笑又不敢笑的样子,别提多难受了。 这哥们儿终于感觉不对劲了,心想这照片到底有什么魔力?他拿回手机,把那张电子证明上的照片点开放大,就那一瞬间,他的脸“刷”地一下就红了,从脖子根一直红到头顶,感觉全身的血都往脑袋上涌。 原来,那个所谓的“人脸识别框”根本就不是裁剪框,它只是一个提示,告诉你脸要放在这个区域,APP实际上是把他手机摄像头拍到的所有画面都给保存下来了。 所以,他的临时身份证照片上,不仅有他那张一本正经的脸,还有他光着膀子的上半身,整张照片的画风,就像是刚睡醒被人从被窝里拽起来拍的一样。 他等于把自己的卧室场景,原封不动地印在了官方证件上,那一刻,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工作人员看他的眼神那么奇怪。 这事儿一发到网上,评论区直接就炸了锅,有网友开玩笑说:“工作人员打开照片的一瞬间,感觉直接进你被窝了,这班是没法上了。” 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了,手机办事几乎成了标配,扫个码、拍个照、点个提交,几秒钟就能搞定一件过去要跑半天的事。 这种便利性,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一种“懒人思维”,总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系统会自动帮我们搞定一切。 我们习惯了刷脸支付时摄像头只认我们的脸,习惯了美颜相机自动磨皮瘦脸,所以当一个需要严肃对待的证件照摆在面前时,我们本能地还是用了最省事、最想当然的方式去处理。 这个大哥的“社死”经历,恰恰就踩中了两个最容易被忽略的坑,第一,就是把“取景框”当成了“裁剪框”。 很多APP的设计就是这样,它只是提示你主要内容要放在框里,但最终上传的是整张图片,需要用户自己手动去预览、去裁剪。 可谁又有那个耐心去仔细阅读那几行小字提示呢?第二个坑,就是系统的“机器审核”,机器审核员可不管你穿没穿衣服,背景是卧室还是客厅。 它只管一件事:照片里的脸清不清晰,五官能不能被识别出来,只要满足这个基本条件,哪怕你是在被窝里拍的,它也照样给你通过。 所以说,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陷阱”,它简化了流程,但也模糊了我们对“正式”和“随意”的界限感。 过去我们去照相馆拍证件照,会特意穿上正经的衣服,整理好发型,在白色幕布前坐得笔直,那是一种仪式感,也是一种对规矩的尊重。 而现在,一部手机就能完成所有事,这种仪式感消失了,随之消失的,还有那份小心翼翼的谨慎。 这件事给我们所有人都提了个醒,越是方便快捷的东西,我们越要多留一个心眼,在点击“提交”按钮之前,多花个几秒钟,点开“预览”看一看,检查一下有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这几秒钟的谨慎,可能会帮你避免掉一场持续几个月甚至更久的尴尬,毕竟,像临时身份证这种东西,一旦办下来,在有效期内就得一直用。 总不能每次去银行、坐飞机,都得跟人解释一遍“我不是故意的,我当时以为是人脸识别”,那画面想想都觉得难受。 说到底,工具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不能完全依赖机器的“智能”,而放弃我们自己的判断和细心,在享受科技带来的红利时,也别忘了,有些事情,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多上点心。 信源:新晚报2025-11-23——“社死”界的天花板,男子临时身份证照片竟是半裸躺床照,"代入感太强已经开始脚趾抠地”

0 阅读:40

评论列表

哎妈呀

哎妈呀

1
2025-11-24 11:54

拍身份证照片的时候要求还是挺多的,不是你想怎么拍他们就会给你怎么拍

鸿鹄浮歌

鸿鹄浮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