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时代》这片子,真是把“看得懂”和“看得下去”拆成了两件事。 进场前刷到一堆好评,说镜头多牛,隐喻多深。坐满四十分钟,旁边大哥打了三个哈欠,后排情侣直接开始刷手机——不是故意捣乱,是真跟不上。 六个篇章像被剪刀剪碎的拼图,第一节炸眼球,光影晃得人眼晕,特效堆得像不要钱,确实够震撼;第二节音效往骨头里钻,心跳跟着鼓点震,可剧情在哪?不知道。第三节好不容易出现个笑点,全场笑完愣在那,互相瞅着问“刚那梗啥意思”。 最绝是第五节,四字弟弟和京圈小公主那幕吻戏,粉丝尖叫混着一片“啊?这就亲了?”的懵圈。前面铺垫了半天的情绪,突然就撞上这么一下,像喝奶茶呛着珍珠,膈得慌。 散场时听见有人说“这是拍给影评人看的吧”。想想也是,镜头语言玩得花,节奏跳得比蹦迪还快,非粉丝冲着明星去的,多半得坐立难安。就像揣着期待啃西餐,端上来的却是分子料理,好看是好看,就是不知道该从哪下嘴。 当然,你要是就想瞅两眼偶像,或者爱抠镜头里的彩蛋,倒也能找到乐子。但普通观众嘛,别抱太高期待。毕竟不是所有电影都得往“看懂”里钻,有人觉得是艺术,有人觉得是煎熬,这很正常。 说到底,电影这东西,就像食堂的菜,众口难调。你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