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交付10台,1300架订单要生产130年吗?外媒:C919不是波音。外媒瞧笑

青雪饼干 2025-11-24 13:40:04

1年交付10台,1300架订单要生产130年吗?外媒:C919不是波音。外媒瞧笑话?1300架订单,1年却只交付10台,订单直接排到了130年以后,被外媒说C919比不上波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订单为何能累积到三位数?三大航与租赁公司的确认订单已近千架,意向订单更是突破一千五百架——航空公司从不是盲目投入的群体。 东航作为首家运营商,两年多来已让C919累计飞行超二十万小时,签派可靠率稳定在99%以上,日利用率达七个多小时,这组数据已与波音737、空客A320基本持平。 乘客的体验更具说服力:客舱噪音低于同类机型,座椅间距多出两指宽度,百公里油耗比737降低约15%,这些细节让C919在执飞时客座率常保持九成以上。 国航、南航2024年接收首架后,毫不犹豫将其投入北京-上海、广州-上海等黄金航线,市场用高客座率回应了对这款机型的期待。 东南亚的印尼、文莱等国代表曾专程来沪试乘,机舱内的点头与记录,暗示着国际订单的潜在增长;这并非国内市场的自嗨,而是全球航空业对新选择的理性评估。 外媒紧盯“年交付10架”的初期数据,却选择性忽视航空制造业的基本规律。任何新机型从投产到稳产都需爬坡周期,波音737从首飞到月产五十架用了十五年,空客A320同样经历过“年交付不足二十架”的起步阶段。 C919自2022年首架交付至今三年,累计交付二十余架,这一速度在全球新机型中已属中上水平。航空公司签订单时早已算清账:合同明确从2024年起逐年加量交付,东航、南航的接收节奏从未停滞。 商飞的产能扩张并非空谈愿景。2024年下半年起交付节奏明显加快,全年交付13架;2025年虽受全球供应链制约——发动机与核心部件供应一度紧张,美国上半年的临时出口限制更打乱节奏——但截至11月已交付二十余架,全年预计达30架。 浦东新总装线建设投入超70亿元,多条生产线将并行运转;中航西飞等机体供应商2025年部件交付量较上年翻番,全球供应商同步扩产,资金与资源正源源不断注入产业链。 国产化率已达60%以上,机身结构、复合材料实现自主可控,起落架、航电系统正逐步替换进口件;CJ1000A国产发动机已进入验证阶段,预计数年内可装机,届时国产化率将提升至80%。 安全表现同样经得起检验:累计载客数百万,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每架交付前均经过数百小时地面测试与飞行验证——这种“慢”,恰是对生命的敬畏,而非能力不足。 外媒将初期交付量与总订单简单相除得出“130年”的结论,不过是用静态眼光衡量动态发展。当新总装线全面投产,当国产发动机上机,当国际订单持续增加,C919终将用事实证明:它不是波音,但它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0 阅读:366
青雪饼干

青雪饼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