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子弹”已上膛,美财长通知中国交出稀土!话音刚落,中方停购大豆......大豆,美国要卖;稀土,美国要买;但美国却摆出一副强硬态度,毫无协商余地。这就是美国高高在上的态度。美国财长贝森特甚至还给我们下了最后通牒——必须在感恩节之前把稀土交出来,否则后果自负。 别光看美国喊得凶,它对中国大豆市场的依赖程度,早就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步。美国农业部2025年11月刚更新的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总额是244.1亿美元,其中光是大豆这一项就占了126.4亿美元,几乎半壁江山都靠大豆撑着。 从出口量来看更直观,2024年美国卖给中国的大豆足足有2681万吨,要知道这可不是小数目,美国大豆主产区集中在爱荷华、伊利诺伊这些“红州”,农场主们原本指着2024/2025年度的订单赚得盆满钵满,中方一停购,不少人手里的大豆瞬间没了下家。 可美国忘了,贸易从来都是双向的,它拿着稀土当“命令筹码”,却没掂量掂量自己的大豆在美国经济里的分量。这些大豆主产区的农场主,历来是美国两党争夺的重要票仓,2018年贸易战的时候,美国大豆出口就因为失去中国市场损失惨重,当年相关产业哀嚎一片,议员们的办公室都快被农场主的投诉电话打爆了。现在刚缓过点劲,又敢故技重施,显然是没记性。 而且中方停购根本不是一时冲动,早就把后路铺得稳稳当当。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调整大豆进口结构,2024年从巴西进口的大豆量已经远超美国,南美大豆不仅价格更实在,收割季节还和北美错开,4月份就能批量到港,完全能补上美国大豆留下的缺口。国内饲料企业也早有准备,牧原、温氏这些龙头企业联手高校搞技术攻关,推广“无豆粕饲料”配方,2024年畜禽饲料里的豆粕用量比2021年降了4个多百分点,就算一粒美国大豆不买,也不愁饲料供应断档。 美国这边还在硬撑着摆架子,那边大豆产业链已经开始慌了。2024/2025年度刚开始,美国私人出口商原本报出了好几笔大豆销往中国的订单,合计都快50万吨了,中方停购消息一出,这些订单直接被搁置。大豆加工企业更焦虑,美国大豆协会最近频繁给国会写信,生怕重蹈2018年的覆辙,可贝森特团队似乎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依旧在稀土问题上嘴硬。 说白了,美国现在就是抱着“霸权思维”不肯放,觉得只要嗓门够大、威胁够狠,中国就会妥协。可它没搞清楚,现在的贸易博弈早不是谁拳头硬谁就赢的时代了。它需要中国的稀土来维持高科技产业运转,中国需要大豆但有的是替代渠道;它把稀土当“卡脖子工具”,却没想想自己的大豆产业根本经不起折腾。 之前李嘉诚在海外栽跟头,就是没看透西方“有用就捧、没用就踹”的逻辑,现在美国又在犯类似的错,以为凭着“最后通牒”就能拿捏中国,殊不知这是在自断财路。中方停购大豆的动作已经很明确了:想做生意就拿出诚意好好谈,要是还抱着高高在上的态度发号施令,那不好意思,你的大豆我们可以不买,你的稀土需求也别想顺顺利利满足。 接下来就看美国怎么选了,是放下身段坐回谈判桌,还是继续抱着“后果自负”的空话硬扛。要是真把中国逼急了,别说大豆,其他农产品的进口订单都可能调整。毕竟生意场上讲究互利共赢,真把合作变成对抗,最后哭爹喊娘找下家的,只会是美国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