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总是在联合国积极缴费,而联合国却经常成为针对中国的平台?答案很现实,也很

映天真 2025-11-24 15:17:30

为何中国总是在联合国积极缴费,而联合国却经常成为针对中国的平台?答案很现实,也很压抑。如果不缴费,那将成为欧美打压和攻击大国的论坛,那时我们的形势会更加被动。  联合国大楼里,旗帜林立,五星红旗高悬,可每年上百亿会费刚到账,涉疆涉港提案就蜂拥而上。为什么中国咬牙继续掏腰包? 联合国从1945年成立那天起,就成了大国博弈的角力场。中国作为创始国之一,本该在里面占一席之地,可新中国成立后,席位被台湾当局霸占了整整22年。直到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76票赞成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权利。那天,纽约总部大厅里,代表们投票后,中国代表团正式入座。从那时起,中国开始按比例缴费,最初只是象征性份额。   改革开放后,经济腾飞,会费水涨船高。2022到2024年,中国常备预算摊款比达15.254%,年均缴4.76亿到5.48亿美元,总计15.42亿美元;维和摊款比更高,18.685%。2024年12月,联合国大会又定2025到2027年,中国比例升到20.004%,每年至少多掏16亿人民币,直逼美国的22%。这些钱养着秘书处、维和部队、全球项目,可回报呢?人权理事会会议上,欧美国家年年领衔涉华提案。   2021到2024年,光新疆、香港、西藏议题,就有20多项决议草案浮出水面。美国带头,英国、德国、日本跟进,试图扣帽子、拉票通过。2024年1月23日,中国第四轮普遍定期审议会上,欧美多国直指所谓“公民权利缺失”,要求批准更多公约。中国代表团逐一回应,强调发展权是最大人权,可批评声浪没停。2023年7月,人权理事会通过中国提案“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的贡献”,80多国联署,可西方仍旧在场边活动上施压,阻拦新疆讨论会。钱出得多,枪口对得多,这账谁算谁头疼。 中国为什么还得接着缴?道理简单,不缴就等于自断臂膀。联合国宪章第19条明写,欠费超前两年总额,就丢大会投票权,安理会常任席虽在,可实际发言分量直线掉。欧美早等着这把柄。假如中国2025年拖欠,秘书处先冻账户,纽约财务室发全球通告,美国国务院开记者会,喊“中国破坏多边主义”。欧盟跟风声明,点名中国“不负责任”。人权理事会里,涉华提案无需中国否决,就能过半。   2022年,伊朗等8国因欠费丢票,西方立刻追加制裁议案。中国要是步后尘,发展中国家拉票更难。非洲、南美兄弟国,现在挺中国,靠的是“一带一路”实打实的路桥援助。可西方一宣传“中国不守规则”,这些国家压力山大,立场就晃。   俄罗斯2014年克里米亚后,被G8踢成G7,彻底哑火。联合国要是变“反华俱乐部”,中国维和部队2000多人、每年7亿多摊款,也成空谈。欧美双标惯了,美国拖欠超30亿美元,还领头骂人。中国不缴,他们乐坏了,直接把平台改造成单边武器。现实摆这儿,缴费就是买时间,守住阵地,周旋到底。 中国在联合国这盘棋里,只能下长线。抗美援朝那会儿,没席位,只能战场上硬扛,把联合国军逼回谈判桌。现在不一样,中国经济体量全球第二,军事实力稳固,外交朋友圈超140国。继续缴费,就是战略投资。2023年3月,人权理事会,中国驳斥涉疆谎言,50多国联署支持。2024年7月,涉港提案又被挡门外。   这些胜仗,全靠席位和摊款撑腰。中国推动“全球发展倡议”,2023年10月,人权理事会一致通过“消除不平等下保护经社文权利”决议,填补发展中国家空白。西方想垄断话语?中国用行动破局,拉拢南方国家,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长远看,会费换来影响力,帮中国从被动挨打,变成主动出击。等到综合实力再上台阶,任何提案都得掂量成本。联合国本该是平等平台,中国守着它,就守着公平正义。

0 阅读:41
映天真

映天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