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透了!印度空军再一次派苏-30MKI前往日本,模拟歼-16,充当日本的假想敌,

小依自强不息 2025-11-25 02:19:43

坏透了!印度空军再一次派苏-30MKI前往日本,模拟歼-16,充当日本的假想敌,进行研讨。2025年11月15日,印度空军称,印度飞行员已经抵达日本小松空军基地,将与日本飞行员进行研讨。 现场照片显示,一名印度飞行员的头盔侧面印着醒目的红星,下方用日文标注着“侵”字——这是演习设定中“武力入侵方”的标识,暗示着这场联合研讨的假想目标直指中国空军的歼-16战机。 日本自卫队此次选择苏-30MKI,核心诉求是借助这款俄制重型战机的部分性能,模拟歼-16的飞行特性与战术逻辑,试图在对抗训练中找到后者的“技术弱点”。 作为日方主力的F-15J战机,虽与歼-16同属重型机范畴,却已显露老态。平均机龄超过25年的机身时常曝出零件脱落、结构疲劳的问题,航电系统、武器挂载能力与多用途作战半径,均与歼-16存在代际差距。 但苏-30MKI真能胜任“歼-16替身”的角色吗?印度空军自己的实战数据或许能给出答案:在与巴基斯坦的对峙中,苏-30MKI的雷达可靠性、武器系统响应速度曾多次出现短板,其俄制航电与中国歼-16的国产先进雷达、航电体系更是存在本质差异。 另一种视角认为,印度此举或许暗藏“双向获利”的考量——既通过配合日本获得先进战术训练经验,又能借模拟歼-16的机会,间接了解中国空军的装备发展思路。 这种针对性训练的背后,是印日近年在军事领域加速走近的缩影。从联合军演频率提升到装备技术交流增多,两国试图通过“军事协作”强化对华战略威慑,但其实际效果却可能事与愿违;过度聚焦“对抗性训练”,反而可能加剧地区军备竞赛的风险。 短期内,日本或许能通过苏-30MKI获取歼-16的部分“表层数据”,但长期来看,用一款存在代差的“低配版模拟机”推演先进战机的核心战力,无异于缘木求鱼。 当印度飞行员戴着“侵”字头盔踏入日本基地时,他们或许忘了一个基本事实:真正的空中优势从来不是靠“模拟”得来的,而是源于自主创新的技术实力与实战化训练的扎实根基

0 阅读:119

猜你喜欢

小依自强不息

小依自强不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