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日照五莲县的卢桂花大妈,看到12位河南籍风电工人施工时吃不好,连续9天免费给

笔尖下说法 2025-11-25 10:19:01

山东日照五莲县的卢桂花大妈,看到12位河南籍风电工人施工时吃不好,连续9天免费给他们送热乎饭,从红薯芋头到特色“知了猴”,变着花样照顾。工人们知恩图报,工程结束时按老家走亲戚的规格,提着大猪后腿、鸡蛋等礼物上门感谢。这场跨省的善意双向奔赴,不仅登上央视新闻感动无数人,更让大家看到平凡人身上最珍贵的品质。 一、天冷施工饭简单,山东大妈主动送饭暖人心 2024年11月8号,12位河南工人来到山东日照五莲县,负责风电设备安装。施工第一天,工人们在卢桂花大妈家附近干活,带的饮用水很快就喝完了,便想着去大妈家借点水。 卢大妈一听是来借水的,立马热情地烧了开水,还泡上热茶,亲自送到工地。可到了工地她才发现,工人们的午饭也太简单了——就着咸菜啃干粮,看着就让人心疼。“这天这么冷,吃这些哪能有力气干活呀?”卢大妈当下就做了决定:以后每天中午,都给工人们送热乎饭! 从那天起,卢大妈家的厨房每天都热闹非凡。为了让工人们吃得饱、吃得好,她变着花样准备饭菜:蒸红薯、煮芋头、炒虾米,甚至把当地特色的“知了猴”(蝉的幼虫)都端上了桌。要知道,知了猴在当地可是稀罕物,不少人自己都舍不得吃。 工人们捧着热腾腾的饭菜,眼眶都红了。他们说,出来打工七八年,走南闯北去过不少地方,头一回遇到这么热心的大妈。“知了猴这东西,我们在家都不一定能吃上,大妈这是把我们当自家孩子疼啊!” 后来,施工队转到了离卢大妈家更远的工地,但她并没有就此停止送饭。不管路程多远,每天中午12点,工人们总能准时收到卢大妈送来的热饭热菜。前前后后,她一共坚持送了9天。 二、工人们知恩图报,跨省情谊暖哭网友 1月22号,风电安装工程接近尾声,工人们心里一直惦记着卢大妈的恩情。大家商量着,一定要好好感谢这位像亲人一样照顾他们的大妈。 他们按照河南老家走亲戚的最高规格,精心准备了礼物:一大块猪后腿、满满一箱鸡蛋、还有点心、饼干、牛奶等,满满当当装了好几袋。当工人们提着这些礼物来到卢大妈家时,大妈却连忙摆手拒绝:“你们出门在外打工不容易,我就是帮点小忙,哪能收你们这么多东西?” 工人们急了,赶紧解释:“大妈,您就收下吧!在我们老家,看望姨妈都送这些。您这段时间这么照顾我们,就跟我们的亲姨妈一样,礼尚往来是应该的!” 这场跨省的善意互动,很快就在网上传开了,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还感动了无数网友。大家纷纷为卢大妈和工人们点赞,评论区里满是温暖的声音。 三、善意不分地域,平凡人身上的光最动人 网友热议:这才是人间最珍贵的双向奔赴 “网友@暖心小太阳”说:“卢大妈也太善良了!自己可能也不富裕,却还想着照顾外地工人,这份心太难得了!工人们也懂得感恩,这样的双向奔赴太暖了!” “网友@河南老乡”表示:“作为河南人,看到这则新闻特别感动。我们河南工人在外打工不容易,遇到这么好的山东大妈,真是太幸运了!这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真实写照吧!” “网友@理性吃瓜”则感慨:“现在很多人都说人情淡薄,但卢大妈和工人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温暖从未消失。一个主动付出,一个懂得感恩,这才是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样子!” 平凡善举见人品,善意传递无边界 卢大妈的善举,其实只是一件看似平凡的小事——给工人送几天饭。但就是这件小事,却让我们看到了她内心的善良与温暖。她没有想过要出名,也没有图什么回报,只是单纯地觉得“孩子们在外辛苦,得吃口热乎饭”。 而工人们的感恩,也同样令人动容。他们没有把卢大妈的善意当成理所当然,而是用最朴实的方式回馈。这种“你对我好,我就对你更好”的双向奔赴,正是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情感。 更让人感动的是,这场善意跨越了地域。山东和河南,虽然是两个不同的省份,但在卢大妈和工人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天下一家亲”的温暖。善意从来不分地域、不分身份、不分贫富,它就藏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等待着被唤醒。 结论:愿善意双向奔赴,让温暖传递不停 卢桂花大妈和河南工人的故事,就像冬日里的一缕暖阳,温暖了无数人的心。它让我们明白,善良从来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感恩也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用实际行动表达的真情实感。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总是行色匆匆,有时会忽略身边的温暖。但卢大妈和工人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温暖从未缺席。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卢大妈一样,在别人需要时伸出援手;像工人们一样,珍惜每一份善意并懂得回馈,那么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最后想问大家:如果遇到陌生人有困难,你会主动伸出援手吗?你有没有收到过陌生人的善意,又是如何回馈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0 阅读:14
笔尖下说法

笔尖下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