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7月15日21时,在金门岛上侥幸占了便宜而获“大捷”的胡琏,再次率领“

溪边喂鱼 2025-11-26 17:44:06

1953年7月15日21时,在金门岛上侥幸占了便宜而获“大捷”的胡琏,再次率领“高安”号等13艘军舰、19架飞机,伞兵500余名, 与其属下的柯远芬中将、十九军中将军长陆静澄、少将参谋长萧锐、第四舰队司令黄震白少将等共计13000余人,向我仅驻守有1200余人公安团的东山岛进犯。 夜色中的东山岛像一枚钉子楔在海面上。守岛公安部队团长游梅耀接到侦察兵气喘吁吁送来的情报时,潮水正拍打着礁石。这位参加过黄桥战役的老兵立刻意识到,胡琏这是要报三年前金门失利的仇。 岛上弹药库清点下来,每支枪配不到一百发子弹,唯一的增援通道八尺门渡口,此刻正被敌军舰炮火光照得如同白昼。 胡琏站在"高安"号指挥室里,望远镜里东山岛的轮廓逐渐清晰。这位号称"常胜将军"的黄埔四期生,三个月前刚因金门作战获得青天白日勋章。 他特意选择七月十五日月圆之夜突袭,伞兵部队将在后林滩涂空降,切断岛上守军与大陆的联络。作战地图上标记着密密麻麻的箭头,参谋们低声复诵着登陆序列,没人注意到东南方向正在聚集的积雨云。 凌晨四点,第一波登陆艇撞上滩头。守军二连阵地上,新兵陈阿福握枪的手在发抖。这个东山本地渔民的儿子,三天前刚过完十八岁生日。 听见敌军坦克的引擎声,他突然想起父亲教他的辨潮方法——此刻正是退潮最急的时候。果然,两辆水陆坦克很快陷在泥潭里,成了活靶子。游梅耀当即调整战术,命令各部化整为零,利用礁石群开展游击狙击。 天色微亮时,战况出现转机。三十一军二七二团冒着密集炮火强渡八尺门,先头部队乘坐的木帆船被击沉七艘,仍有三个连成功登陆。 机枪手王大有在齐胸的海水里推着弹药箱前进,这个山东汉子去年刚经历扫盲班学习,此刻却无师自通地利用潮汐规律选择登陆点。他们的出现彻底打乱了敌军合围计划。 午后暴雨突然倾泻,守军连长老林发现个有趣现象:胡琏部队的美制卡宾枪在潮湿环境里故障频发,而我们的波波沙冲锋枪依旧咔咔作响。 他带着战士们冒雨反冲锋,竟一举夺回两个丢失的阵地。炊事班老班长趁机用雨水煮好红薯粥,滚烫的陶罐在战壕间传递时,某个瞬间让人恍惚以为这是寻常的农家午后。 战至第三天黎明,胡琏的指挥部传来激烈争吵。参谋长萧锐主张继续强攻,陆静澄却盯着伤亡报告沉默不语。 他们没料到大陆增援来得如此之快,四十一军先头部队已控制制高点。当"高安"号开始后撤时,滩头还有三百多名伞兵没来得及登船。这些戴着美式软帽的精锐部队,此刻正慌乱地朝海里扔装备,试图游向撤退的舰艇。 夕阳把海面染成绛紫色时,游梅耀在指挥部收音机里听到战报:击毙敌军3376人,击落飞机2架,炸毁坦克2辆。他走到阵地高处望去,海面上漂浮的钢盔随波起伏,像一片片凋零的荷叶。 这场被后世称为"东山岛大捷"的战役,其实不过是无数普通战士用潮汐知识、雨天经验和地缘默契拼凑的生存奇迹。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溪边喂鱼

溪边喂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