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有段视频火了,新加坡代表在欧美节目里说“我们不喜欢中国”,结果主持人笑着回怼:“白人喜欢你们,跪着就行。”这话听着刺耳,但确实戳中了不少暗箱操作。 视频事件发生在欧美新闻频道直播,考希坎作为嘉宾讨论中美贸易。节目转向中国话题,他表达新加坡重视合作但不喜欢中国南海强势推进扰区域稳定。这话一出,暴露新加坡外交矛盾。一边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2023年贸易顺差超200亿,游客投资拉动经济。 新加坡港口物流靠中国货运,制造业电子元件供中国组装。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广州知识城这些合作项目,早从1990年代建起,推动中国工业化浪潮,新加坡分享经验赚经验。重庆连通倡议加强数字绿领域,联合研究培训东南亚。 但另一边,新加坡在西方论坛附和批评中国,换安全保障和市场准入。教育体系淡化与中国渊源,强调英国殖民多元文化,历史课本避深联系。国际事务跟西方脚步,若即若离,有时帮腔南海争端。2016年香港扣新加坡军车,就因台湾军演,中国外交部公开反对官方互动。这提醒新加坡,外交不是单向。考希坎表态反映这种骑墙,赚中国钱却砸中国锅。主持人回怼点破本质,小国讨好白人找存在感。视频剪辑后社交平台速传,浏览破百万,评论辩论立场。 有人说直率解气,有人称有理据。但这事戳中小国外交猫腻,总被华人标签,却不认华人身份。文化上,早摘华人皮,教育政策多元却偏英式。贸易数据亮眼,中国游客占国际到访20%,却在联合国点头西方议案。新加坡人口76%华人,却视对华关系为国内政治核心,管理海外影响投射。考希坎叩膝习惯源谈判,此处显多余。整个事件显露暗箱,小国平衡难,短期好处换长期棋子风险。 新加坡对华立场源于历史。1965年独立,反共强硬,中国支持马来亚共产党威胁主权。早期贸易分离外交,仓库贸易成资产。1970年代非正式关系,1981年互设贸易处,1985年商业航班开。1990年建交,贸易飞速,中国成东盟第一贸易国。苏州园1994年启动,示范区模式复制多地。天津城2008年推生态可持续,广州城2010年知识创新,四川高科技园和吉林食品区跟进。这些项目双赢,新加坡输出管理经验,中国获工业升级。 但南海争端拉扯,2010年代新加坡支持美军亚太存在,批中国岛礁。台湾互动敏感,2004年李显龙访台,中国警告后果。2024年贺赖清德当选,又遭外交斥责。新加坡反对台独,却维持贸易处和军演合作。2016年军车事件首公开斥,凸显底线。经济上,中国BRI重塑贸易流,陆路网绕马六甲,新加坡担忧主导位。沿海城挑战港口中心,高科技制造元件供中国,却惧MIC2025限外资。美中贸易战波及,新加坡全球贸易广基,关税直击信心。 2018年关税战无先例,需求降全球经济伤。2025年特朗普互惠关税,威胁供应链,新加坡轻触10%基线,却批美不可测。李显龙言美中紧张坏消息,需备深效。外交上,新加坡中立知利益,不让他人定。被动险无甜点,须肌肉外交。2025年王瑞杰访华,重申开放贸易,多边规则。35周年外交,领导互信项目危机人建。绿数领域扩,联合研训东南亚。社会压力地缘变,需共地开经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