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嫌自己手机慢要换个新的,被妈妈以“太贵了”拒绝后,他当场爆发,抓起手机狠狠砸在地上,屏幕碎成蛛网,零件散了一地,然后头也不回地摔门而去,只留妈妈蹲在冰冷的地板上,一边抹着眼角,一边小心翼翼地捡着那些碎成渣的零件。 这一幕,是不是戳中了很多家长的心声?不是妈妈舍不得那点钱,是她的钱包里,装着孩子的学费、家里的房租、老人的药费,还有柴米油盐的琐碎开支,唯独没有给自己留太多余地。 她不是抠门,是生活教会她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是她想把最好的都留给孩子,却实在扛不住一次次超出能力范围的要求。 可孩子呢?被父母捧在手心宠大,早就忘了“得到”从来不是理所当然。他只看到同学手里的新手机,却没看见妈妈买菜时为了几毛钱和摊主讨价还价,没看见爸爸加班到深夜只为多挣点生活费,没看见父母用了三四年的旧手机,壳子磨破了还在凑合用。 他摔的哪里是手机?是摔掉了对父母的体谅,摔碎了妈妈藏在心底的委屈,更是摔没了本该有的分寸感。 青春期的孩子总觉得父母“不懂自己”,觉得父母的节俭是“落伍”,却忘了“懂”是相互的。你想要最新的电子产品,能不能先看看妈妈用了四年的旧手机?你嫌弃生活不够好,能不能想想父母已经拼尽全力,给了你他们能给的最好? 教育孩子,从来不是满足他所有的欲望,而是让他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珍惜眼前的一切。毕竟,父母的爱从来不是无限透支的,孩子的懂事,才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眷恋蓝色的天
手机反应慢,确定了,是玩游戏慢,查资料看文献学知识,不可能慢,所以有些人活该穷还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