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城战况更新:乌欲扩大空中遮断,俄军天空不是百分百安全 乌克兰空降突击部队

双子亭的主客人 2025-11-27 10:55:57

红军城战况更新:乌欲扩大空中遮断,俄军天空不是百分百安全 乌克兰空降突击部队第7快速反应军11月15日发布战报,确认对连接波克罗夫斯克与塞利多夫的M-30公路实施精准空袭。该公路作为俄军向波克罗夫斯克前线输送轻型装备与兵力的核心通道,此前曾被俄军利用浓雾掩护,通过摩托车、越野车及运输卡车实施渗透作战。乌军发布的地理定位影像显示,打击范围覆盖波克罗夫斯克与新帕夫利夫卡之间的公路段,有效阻滞了俄军的前线补给与兵力投送。 更早前的11月14日,乌克兰东部集群已启动BAI作战序幕,其空军使用美制GBU-62联合直接攻击弹药-增程型(JDAM-ER),成功袭击舍甫琴科地区的俄军运输通信设施及兵力集结点。这款由MK-82炸弹改进而来的精确制导武器,凭借GPS/惯导复合制导技术实现5米内命中精度,72公里的最大射程使其具备防区外打击能力,可有效摧毁混凝土工事与集群目标。同日,另有乌克兰消息人士证实,乌军使用同款炸弹打击了俄军在被占扎波罗热州的后勤补给公路桥梁,进一步切断俄军跨区域补给链路。 军事分析指出,乌军此次战场空中遮断(BAI)战术行动虽规模有限,但标志着其战术思路的重要转变——借鉴俄军通过打击前线近后方目标影响战场态势的经验,将地面交通线与兵力集结点作为核心打击对象,逐步剥夺俄军近后方区域的相对安全环境。若乌军后续扩大此类行动规模,有望打乱俄军当前的进攻部署节奏。 俄军凭借数月来持续的BAI行动,已在波克罗夫斯克、韦利科米哈伊利夫卡及胡利亚波列方向取得推进优势。其BAI战术核心在于通过无人机与精确火力组合,打击乌军后勤枢纽与增援通道,此前已成功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制造局部"后勤真空区",显著削弱乌军持续作战能力。 地面战场上,11月14日至15日,俄军发起多维度攻势:在波克罗夫斯克城区及周边,向北突击罗丁斯克,向东北方向进攻克拉斯内利曼与新经济区,向东直指米尔诺赫拉德城区及郊区,向东南方向推进至利西夫卡与新帕夫利夫卡,同时在西南部乌达赫内、科特林内、新皮德戈尔德内、莫洛杰茨科耶一带展开进攻,并向塞尔希伊夫卡方向拓展战线。针对俄军攻势,乌克兰国防部证实乌军在波克罗夫斯克郊区及赫里希内附近实施反击,试图遏制俄军推进势头。 值得注意的是,俄军"鲁比肯"先进无人机技术中心正持续发挥作用,其无人机操作员对波克罗夫斯克-米尔诺赫拉德包围圈内的乌军地面交通线保持火力控制,形成对乌军后勤的反向遮断。兵力部署方面,俄军中央军区第41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第35摩步旅、第2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第27摩步师的炮兵分队,已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构筑火力支撑体系;南部军区第51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原第1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军)下辖第80"斯巴达"独立侦察营的FPV无人机操作员,正针对米尔诺赫拉德附近的乌军阵地实施精准打击,该部队装备的光纤FPV无人机具备强抗干扰能力,作战效率较传统炮击提升5倍。 此外,一名俄罗斯军事博主声称俄军在米尔诺赫拉德北部郊区及东北部、赫里希内以南地区取得进展,但该消息尚未得到双方官方证实。 波克罗夫斯克的战略价值尤为突出,作为M-30公路与两条铁路干线的交汇点,其不仅是连接顿巴斯与乌克兰中部的补给动脉,更是前线部队后勤转运的核心枢纽。俄乌双方围绕这座城市的争夺,本质是对战场后勤主动权的博弈——俄军此前通过BAI战术切断乌军90%的补给通道,而乌军近期的反击性遮断行动,正是试图重新掌控后勤命脉。 军事专家指出,俄军的BAI行动早在地面攻势加剧前数月便已启动,这种提前布局为其后续推进奠定了基础。对乌军而言,当前的有限遮断行动只是起点,需将BAI纳入长期战役规划,通过持续打击俄军地面交通线与集结点,逐步瓦解其局部优势。但乌军同时面临战机损耗与防空压力的制约,如何在保持打击效能的同时降低装备损失,成为其扩大BAI规模的关键挑战。

0 阅读:0
双子亭的主客人

双子亭的主客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