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城战况更新:俄军恢复强攻再设次级包围圈,乌军死守缺口阵地侧翼进攻有成效 11 月 11 日,俄军发起全域攻势,作战范围覆盖波克罗夫斯克城区及七大外围方向: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透露,俄军共投入大 17 万兵力进攻红军城。 目前,俄军正在东部、南部战线持续推进,试图构建 “次级包围圈”,配合主力完成对波克罗夫斯克乌军的全面合围。关键战术动作包括:火力封锁乌军地面补给线(GLOCs),导致乌军后勤补给严重受阻;渗透作战试探:11 月 10 日,俄军士兵在赫纳蒂夫卡南部 T-0515 公路(波克罗夫斯克 - 多布罗皮利亚段)升起旗帜,虽未改变战线格局,但显示其切断乌军生命线的企图;多点穿插分割:利用无人机引导装甲部队从侧翼薄弱环节突破,试图割裂乌军防御体系。 乌军以 “固守口袋阵地两翼 + 城区反击” 为核心战术,有效迟滞俄军攻势。北部防线:为守住口袋阵地北翼,乌军宣称已收复罗丁斯克,但地理定位画面显示双方在该村南部形成对峙,部分印证反攻成效;城区及西郊:在波克罗夫斯克城内与西郊同步发起反击,成功减缓俄军在南翼的推进速度;东北部突破:11 月 10 日的地理定位视频显示,乌军在扎蒂肖克实现战术推进,打开局部反击通道。 乌军总参谋部 11 月 10 日战报显示(统计 11 月 9 日 - 10 日):全前线 265 次战斗中,97 次集中于波克罗夫斯克方向,占比 36.6%;俄军攻势强度回升,但伤亡惨重:10 月单月阵亡及受伤达 25000 人,远超 1 月的 15000 人伤亡纪录;乌军成功重创俄军精锐:第 155 海军陆战旅丧失战斗力撤退,第 108 摩步团、第 68 坦克团被迫接替防务,俄军第 51 集团军司令等高级指挥官因作战不力被解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强调,俄军虽投入重兵,但乌军通过精准防御与反击,已使波克罗夫斯克成为 “俄军伤亡黑洞”。 乌克兰军事观察家马绍韦茨称,乌军已完全清理罗丁斯克,但地理定位视频显示双方在该村南部均有推进,反映战场态势的复杂性。不过乌军整体防御体系未崩溃,仍牢牢控制关键战术高地与林线阵地。 编者观点:俄军虽兵力占优,但攻坚损失巨大,次级包围圈形成尚需时间;乌军依托城市防御与侧翼反击,有效消耗俄军有生力量,短期内坚守态势稳固。我还是坚持我半年前的观点:红军城战事结束之时,大约在冬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