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媒体最近抛出个硬核判断:中国要是被卷进冲突,面对一群国家的联合施压,唯一能

凛冬的湛蓝天空 2025-11-27 10:58:56

俄罗斯媒体最近抛出个硬核判断:中国要是被卷进冲突,面对一群国家的联合施压,唯一能镇住场子的办法,就是亮出绝对实力,让挑衅的一方疼到不敢再来。只有让对方付出惨痛代价,才能真正刹住纷争,换来真正的尊重和长久安稳。 你仔细品这句话,其实戳中了当下国际博弈的核心逻辑——不是你退一步别人就会让一步,而是你得有让对方肉疼的能力,他才不敢随便越界。最近中俄的一系列动作,就是把这个判断落到实处的具体表现。比如反导合作,以前可能只是技术层面的浅尝辄止,这次直接拉到前所未有的深度:中国技术更新快、部署灵活,俄罗斯远程防御和空天系统经验老道,两边一合,防线从太平洋延伸到西欧,等于给美国铺的全球反导网怼回去一张对冲屏障。 更值得琢磨的是战略轰炸机互降对方机场这件事——以前联合巡航可能只是一起飞一圈就各回各家,现在直接落地加油补给,这默契简直快赶上正式盟友了。虽然没明说结盟,但谁都能看出来这是“背靠背”的节奏。为啥要这么做?还不是因为美国最近在亚太和欧洲的动作太密:反导系统到处摆,单边制裁说加就加,摆明了想挤死中俄的活动空间。 有人可能会问,中国经济体量这么大,难道还怕谁?但你得想,经济再强,没有安全兜底也白搭。而且中国的底气不止在军事上,科技这块最近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人工智能、航天、新能源、芯片,以前是追着别人跑,现在不少领域已经并驾齐驱甚至领跑。这些自主技术一旦形成闭环,别人想卡脖子都难——这就是“疼到不敢来”的另一个维度:你制裁我?我自己能搞出来,反倒是你失去中国市场,损失更大。 前阵子国际原子能机构投票那件事也能说明问题:美国带着西方想搞伊朗,结果中俄明确反对,十几个国家弃权,决议虽然过了但支持率并不高。这说明啥?现在的国际社会早不是西方一家说了算,越来越多国家开始算自己的利益账,不想跟着别人瞎起哄。 说到底,和平从来不是别人施舍的,是自己撑起来的。你有让人敬畏的实力,对方才会掂量分寸;你有不慌不忙的底气,别人才不敢轻易试探。中俄这次的合作,不是突发奇想,是长期互信积累的结果——单打独斗容易被分化瓦解,联手才能守住底线。 我觉得俄罗斯媒体说的“疼到不敢来”,其实不是鼓励冲突,而是提醒大家:底线不能破,破了就得让对方付出代价。现在中国的实力摆在那里,不管是军事、经济还是科技,都有足够的能力让挑衅者疼。你觉得中俄这次的联手,能给那些想挑事的国家敲醒警钟吗?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0 阅读:0
凛冬的湛蓝天空

凛冬的湛蓝天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