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动真格了 !不再打嘴仗了 ! 中国海事局发布最新通告:渤海海峡、黄海北部部分水域执行军事任务,禁止驶入,为期两周! 当中国海事局的通告一出来,很多人可能还没意识到这短短几行字背后意味着什么。渤海海峡、黄海北部部分水域,执行军事任务,禁止驶入,为期两周。 这片海域的战略分量有多重? 渤海海峡是京津门户的“咽喉锁钥”,宽仅57海里,是进出渤海的唯一通道,北京、天津的海上安全全靠它屏障,而黄海北部北接渤海、南连东海,东望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既是中国海军前出太平洋的必经之路,也是抵御外部势力渗透的前沿阵地。 现在美日韩在东亚动作频频,联合军演一场接一场,日本更是在台湾问题上不断挑衅,中国海警船11月16日刚在钓鱼岛领海驱离日方船只,现在就亮出军事肌肉,明摆着是告诉那些心怀不轨的势力:口头警告没用,真刀真枪的准备已经做好了。 为期两周的禁航也是有计划的战略部署,普通军事演习通常只有几天,两周时间足够完成多兵种协同、实弹射击、反潜反舰等高强度科目。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孤立的一次行动,威海海事局在11月26日又补发了航行警告,宣布当天4时至8时在黄海部分海域追加军事任务,短短几天内连发多条禁航通告,这种高密度的军事行动,在近年来并不多见,充分说明这次任务的针对性和紧迫性。 对比之前的外交回应,比如针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抗议、针对美台勾连的警告,这次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强烈的谴责,只一句“执行军事任务,禁止驶入”,却传递出再敢越界挑衅,就可能直面中国军队的锋芒的信号。 人民海军的硬实力,是这次“动真格”的底气所在。自1949年成立以来,人民海军已经发展成五大兵种齐全、核常兼备的战略性军种,邓小平当年视察渤海海峡时乘坐的济南舰,正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艘导弹驱逐舰,如今的海军实力早已今非昔比。 在渤海海峡、黄海北部海域,中国海军部署了先进的驱逐舰、护卫舰、核潜艇,还有舰载战斗机、反潜机等空中力量,形成了立体作战体系。 之前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的常态化巡航,已经让日本感受到了压力,而这次海军直接开展军事任务,更是展示了“近海防御”的绝对优势。 想象一下,在禁航区域内,驱逐舰展开防空反导演练,核潜艇在水下隐蔽巡航,战斗机在空中巡逻警戒,实弹射击的炮火照亮海面,这种场景不是威慑,而是实实在在的战斗准备。 对于那些想闯入敏感海域的外部势力来说,这无异于宣告“此路不通”,之前还敢在黄海附近晃悠的外国军舰,现在只能远远观望,不敢越雷池一步。 邓小平当年题词“建立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如今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人民海军不仅能守护近海安全,还能走向远海大洋,但对于家门口的安全,中国从来没有放松过警惕。 这次为期两周的军事任务,既是对先辈的告慰,也是对后代的负责,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再也不是那个任人欺凌的国家,任何试图侵犯中国利益的势力,都将面临严厉的反击。 说到底,中国海事局的这则通告,是“行动大于言语”的最好诠释。不再纠结于口头抗议的对错,不再浪费时间在无意义的争论上,直接用军事部署划出红线,用硬实力捍卫利益。 渤海海峡、黄海北部的禁航区域,就像一道“防火墙”,挡住了外部势力的挑衅,也守住了中国的近海安全。 对于那些还想在东北亚搞事的国家来说,这次军事任务是一次明确的警告:别再把中国的克制当软弱,别再把口头警告当耳旁风,中国已经动真格了,再敢挑衅,就别怪拳头不认人。 这短短几行字的通告,背后是中国的实力、决心和智慧,也标志着中国在维护国家利益上,进入了“少说多做、真刀真枪”的新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