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苏联很聪明,占了日本四个岛,在日本头顶上监控着日本。中国那时候太傻了,竟然把占琉球的大好机会给浪费掉了。 否则中国占有琉球就根本不可能有台湾这件事,也可以把日本捏的死死的。琉球问题没有深入介入。 先得说说琉球这地方跟咱们的根儿有多深。明清时候,那就是咱们的藩属国,人家国王继位都得咱们朝廷册封,穿着咱们赐的衣冠,连官制都学咱们,来往的使节一年到头不断。 当年朱元璋还特意从福建挑了三十六个懂航海的人家迁过去,帮他们发展,这就是“闽人三十六姓”,把咱们的耕种、造船手艺全带过去了,琉球人打心底里认咱们这个“老大哥”。 可日本早就眼红这块地方,1609年就派兵抢了去当“提款机”,表面让琉球接着跟咱们来往做买卖,背地里把好处全刮走了,到1879年干脆撕破脸,直接派兵闯王宫,把国王赶走,改成了冲绳县,这纯粹是强盗行径啊。 就这么个跟咱们血脉相连的地方,本该拿回来的,结果偏偏错过了最好的机会。 关键就在1943年的开罗会议,罗斯福那可是两次主动把机会递到蒋介石面前啊! 第一次会谈,罗斯福刚跟蒋介石说好要把台湾、东北这些日本抢的地还回来,转头就提了琉球,明明白白地说这岛是日本不正当抢来的,离中国近、历史关系深,要是想要就交给中国管。 换谁看这都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可蒋介石当时就懵了,支支吾吾说要中美共占共管。隔了两天罗斯福又追问,说琉球是台湾的东部屏障,没有琉球,台湾都不安全,还特意补了一句“想要的话,战后就给你们”,这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等于把钥匙递到手边了,可蒋介石还是那套说辞,非要搞共同管理。 现在琢磨他当时的心思,真是又气又急,后来他跟王宠惠私下嘀咕,还问为啥不提醒他,王宠惠说“您都定了调子,我哪敢多嘴”,蒋介石自己都后悔了,可世上哪有后悔药? 他怕日本将来扯皮,可王宠惠说得明明白白,琉球历史上就是咱们的藩属国,交给咱们天经地义,日本没道理闹。 说白了就是胆子小、顾虑多,没看透这机会的分量,也没算明白战略账——罗斯福都主动给了,等于有了美国撑腰,就算日本想闹也没用,可他偏偏把送到嘴边的肉推了出去。 你看人家苏联,那叫一个果断,二战结束前就照着雅尔塔会议的约定,出兵占了日本北方四岛,直接在日本头顶上安了个“监视器”,往后日本一举一动都得看着苏联的脸色,这才叫抓住机会,把战略主动权牢牢攥在手里。 反观咱们,到手的琉球托管权愣是给推了,连《开罗宣言》里都没敢提琉球的名字,等于自己先松了手。 更可惜的是,这一松手就再也没机会了。二战结束后,美军打下来琉球,本来还有挽回的余地,国内学界、政界都在喊着要收回琉球,地理学家胡焕庸都写了书,说没有琉球,咱们的船都出不了东海。 国民政府也私下支持琉球人搞复国运动,那些琉球人自己都说“风俗文化都跟中国近,愿意归中国”。 可蒋介石那会儿一门心思扑在内战上,根本没精力管这事,眼睁睁看着美国把琉球弄成了托管地。 到1951年《旧金山和约》,美国干脆把琉球的管理权攥在自己手里,后来1970年又偷偷交给了日本,这下彻底把水搅浑了,不光琉球收不回来,连旁边的钓鱼岛都成了争议地,这都是当年错失机会埋下的祸根啊。 想想当年的情况,真不是咱们没机会,是机会来了没抓住。 琉球那么重要的位置,往北能盯着日本,往南能护着台湾,又是咱们老祖宗的藩属国,论理、论情、论战略,都该牢牢拿在手里。 罗斯福两次开口,这在国际上都是少有的主动让利,换成任何一个有远见的领导者,都会立刻接住。可蒋介石偏偏犹豫了、退缩了,怕这怕那,结果把这么大的好处给丢了。 对比苏联占四岛的果断,咱们这波操作真的太让人惋惜了,苏联知道这四个岛能卡住日本的脖子,二话不说就占了,往后在东亚说话都硬气。 咱们倒好,送上门的琉球托管权都不要,弄得现在说起琉球,还得掰扯历史旧账。要是当年蒋介石能硬气一点,哪怕先接过来再谈管理方式,也不至于落到后来的地步。 说句实在的,这真不是咱们没本事,就是当时的决策者太糊涂,没看透眼前的机会有多金贵,也没算明白丢了琉球的损失有多大。 那么好的一个岛,那么深的历史渊源,那么主动的外部支持,全因为一次犹豫给错过了,现在想起来,这遗憾真是刻在骨子里的。 要是当年能抓住这个机会,现在咱们在东海的局面,肯定是另一番光景了。

用户18xxx34
蒋介石是中国人民历史的罪人等着台湾回归祖国必须把国民党灭掉永远开除台湾所有的党一个都不能留
一意
聪明个屁,它只抢到四个小破岛。按照约定苏联可以占整个北海道和半拉本州岛的,结果老美变卦了,它连个屁都没敢放。英国面子挺大,去日本没多久就让老美给赶回家去了。老蒋虽然是个光头,显得脸大,但他既没有苏联的实力也没有英国的关系,能让他驻军才怪
一意
聪明个屁,它只抢到四个小破岛。按照约定苏联可以占整个北海道和半拉本州岛的,结果老美变卦了,它连个屁都没敢放。英国面子挺大,去日本没多久就让老美给赶回家去了。老蒋虽然是个光头,显得脸大,但他既没有苏联的实力也没有英国的关系,能让他驻军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