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前线,每人每天半瓶水。 1984年4月28日,昆明军区14军40师发起收复老山行动,这地方海拔1400多米,地势险要,越军盘踞五年,边境老百姓遭殃不少。部队推进快,短短几天拿下主峰和周边高地,歼灭越军上千人。 可守住阵地后,麻烦就来了。山路被炮弹炸得坑坑洼洼,后勤靠骡马驮水,一天最多两趟,算下来每人每天就五百毫升水。这不是闹着玩的,热带气候,战士们出汗多,缺水直接影响战斗力。 标准77式铝水壶,本来容量五百毫升,半瓶水勉强够漱口,洗脸啥的就别想了。部队规定严,司务长分水时用搪瓷缸一勺一勺倒,战士们排队领,壶里水位低得见底。 早期轮战,南京军区部队上阵,面对这种供水短缺,没人抱怨,就开始琢磨对策。缺水不光是渴,嘴唇裂口、拉肚子更耗水,影响士气。 老山温度常超四十度,岩石热得烫手,战士们猫耳洞里憋闷,汗水浸透衣服结盐霜。供水线中断时,三天没水上山,壶空了,战士们只能抿着舌头忍。 越军那边也缺,但他们有地下隧道补给,我军靠山路,风险大。部队领导算过账,半瓶水是底线,多了后勤跟不上。战士们明白,这水不是奢侈品,是命根子。 缺水期,战士们喝水讲究,分三次抿,留底子防渴峰。班长常把水让给伤员,壶推来推去,最后谁也没多喝。雨水积缸底发绿,也得喝,过滤不了就咽。高温下,巡逻回来,壶温热,抿一口收口,避免蒸发。 老山轮战从1984拉到1989,六个军区轮番上,锻炼部队多。收复后,越军反扑猛,7月12日松毛岭大战,越第二军区师规模进攻,我军14军顶住,歼敌三千多。 轮战机制好,部队换着来,避免疲劳。供水改善后,战斗力上台阶。后期侦察大队上万,摸敌情准。1993边界划定,战止。老山属中国,战略点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