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毛主席深夜拨通一个电话:“听说他从前线回来了,我要见他。”可第二天见

史太郎呀 2025-11-27 21:44:59

1951年,毛主席深夜拨通一个电话:“听说他从前线回来了,我要见他。”可第二天见到时,毛主席第一句话就是:“你怎么这么瘦?” 1951年3月的一个深夜,北京总政治部的办公室里,电话铃声突然响起,肖华拿起听筒,那头传来毛主席熟悉的声音:听说刘西元从朝鲜回来了,肖华赶紧回答:是的主席,他今天刚到北京,毛主席语气里带着急切:明天下午三点,带他来见我,我要单独和他谈谈。 放下电话肖华看了看表,已经过了晚上11点,他立即给刘西元的住处打电话,通知这个重要安排,刘西元接到电话后整夜没合眼,脑子里反复想着前线的战况,该怎么向主席汇报。 第二天下午当刘西元走进中南海丰泽园时,毛主席已经在院子里等着了,春风吹过湖面波光粼粼,刘西元快步上前立正敬礼,毛主席伸出手紧紧握住他的手,上下打量着这位34岁的年轻将领,突然毛主席眉头一皱:你怎么这么瘦? 确实眼前的刘西元瘦得让人心疼,颧骨突出,军装显得空荡荡的,在朝鲜前线的几个月里,他和战士们一起啃冻土豆喝雪水,体重掉了二十多斤,毛主席拉着他的手往屋里走,边走边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你们在前线太辛苦了。 坐定后毛主席先让警卫员端来热茶和点心,看着刘西元吃了几块饼干,这才开始谈正事,38军这次打得漂亮,你们知道吗,斯大林都来电报表扬了。 刘西元有些意外,他还不知道这个消息,毛主席接着说:苏联军事顾问团的报告里专门提到,38军在三所里和龙源里的穿插,是教科书式的运动战。 话题很快转到具体战术上,毛主席拿出一张朝鲜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着红蓝箭头:你们是怎么想到要抢占三所里的,刘西元指着地图解释,当时判断美军会从这条公路撤退,如果能提前占领这两个要点,就能像关门一样把敌人关在包围圈里,关键是速度,必须跑在美军的汽车轮子前面。 毛主席问道:那天晚上的急行军,战士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刘西元回忆起那个不眠之夜。 那是1950年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时,为了阻止敌人南逃北援,11月27日晚上,38军的战士们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完成了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14小时强行军145里,抢在美军之前占领三所里和龙源里切断了敌人南逃的退路,为战役的胜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毛主席听得很仔细不时插话询问,当听到113师在松骨峰的阻击战时,他沉默了,刘西元说,那个连的战士们知道挡不住美军坦克,就抱着炸药包冲上去和敌人同归于尽,整个阵地打成了一片火海,战后清理战场,很多战士的遗体都烧焦了,手里还紧紧抱着武器。 毛主席深沉的说道:美国人的新武器确实厉害,特别是那个凝固汽油弹,你们有什么对付的办法,刘西元实话实说,这种武器确实让部队吃了不少苦头,但战士们慢慢摸索出经验,看到飞机投弹就赶紧分散隐蔽,着火后用沙土覆盖不能用水,毛主席点点头,在本子上记下几笔。 谈话进行了四个多小时,从下午三点一直聊到晚上七点多,期间毛主席问得最多的,是美军的作战特点和志愿军的应对策略,他特别关心后勤补给问题,当听说战士们经常几天吃不上热饭时,脸色变得凝重。 临别时毛主席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孙子兵法》,在扉页写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送给刘西元:这本书你带回去好好研究,打仗不能光靠勇敢,还要靠智慧。 接着主席又嘱咐:回去告诉战士们,全国人民都在支援你们,该打的仗一定要打赢,但也要注意减少伤亡。 刘西元回到朝鲜后,把毛主席的关怀传达给全军,战士们听说主席惦记着大家的伙食都红了眼圈,有个排长说:主席这么关心咱们,咱们更得好好打,不能给中国人丢脸。 这次会见对刘西元影响深远,回到前线后,他更加注重研究美军战术,在第四次战役中创造性地提出了零敲牛皮糖战术,就是不跟美军硬碰硬,而是不断袭扰消耗对方,这个战术后来被广泛采用,成为志愿军的重要战法之一。 多年后刘西元每次回忆起那个下午,最难忘的还是毛主席那句关切的问候,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领袖对前线将士的牵挂,比什么嘉奖都更让人感动,这种军民鱼水情,正是志愿军能够战胜强敌的精神支柱。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0 阅读:1
史太郎呀

史太郎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