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6月,37岁的路遥,用21个昼夜完成了中篇小说《人生》。作品出世后,震...

惜芹评过去 2024-02-29 16:05:00
1981年6月,37岁的路遥,用21个昼夜完成了中篇小说《人生》。作品出世后,震惊整个中国文坛。1982年,《人生》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路遥一举成名。 《人生》获奖的消息,不胫而走,火速蔓延。传到陕西作家陈忠实耳朵里。 陈忠实连夜看完那部13万字的中篇小说,读完整个人一滩泥一样瘫软下来。那种感觉,不是小说里的人物高加林波折起伏的人生所带来的,而是折服于路遥所创造的几近完美的艺术境界。 陈忠实再也坐不住了,比自己小七岁的作家,用十年时间的蛰伏,破茧而出。而自己除了一些零零碎碎的作品,没有一样真正可以拿出手的作品。 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写出一部属于自己的“垫棺书”。厚积而薄发,一直沉淀到1986年,才开始构思长篇小说《白鹿原》。呕心沥血,磨了整整六年。 作品完成后,他把稿件给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何启治。交完稿,陈忠实心里的石头并没有真正落地。他害怕自己应了那句”不成功,就养鸡”的预言。 日子过得忐忐忑忑,每天提心吊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陈忠实终于等来了一封信。 信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寄来的,信里给予了高度评价。陈忠实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能痛快的睡个安稳觉,他知道出版没有问题了。 1992年,《白鹿原》全面发行,满载而归。 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载入最权威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被誉为中国近三十年来最重要的小说之一。先后被改编为电影、电视、话剧、戏曲多种艺术形式,发行量超出500万册。 这部作品,是陈忠实一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真正的“收官”之作。 而今一晃数十载,《白鹿原》像陈忠实的墓志铭一般,刻出了一个永垂不朽的名号。 如同他的一生,一腔热血,经久不息。

0 阅读:0
惜芹评过去

惜芹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