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大汉奸傅筱庵正在睡觉,跟了他20多年的老仆人,突然拿着菜刀走进了房间,对着他的脑袋,用力地砍了下去:“叫你当汉奸!”
这个老仆人叫朱升源。
朱升源是安徽人,早年为了谋生,他跑到了上海找工作,到了上海,他在阴差阳错之下,成了傅筱庵身边的仆人。期间,傅筱庵给了他很好的待遇,也没有因为朱升源出身不好,就瞧不起他,而是给了他足够的尊重,这让朱升源十分感激,他决定好好报恩。
在这之后,朱升源一直对傅筱庵忠心耿耿,傅筱庵叫他干什么,朱升源就干什么,哪怕叫他去死,朱升源也不会皱眉头。时间久了,傅筱庵就对朱升源十分信任,到了抗战爆发时,朱升源已经跟了傅筱庵二十多年了。如果朱升源想杀他,有大把的机会。
但在这二十多年中,朱升源没有干过任何对傅筱庵不利的事情,此时的傅筱庵,已经把朱升源视为最值得信任之人,他从未怀疑过朱升源会刺杀他。
而朱升源之所以想杀傅筱庵,主要就是,傅筱庵当了汉奸,日军让傅筱庵担任上海的伪市长。
这是朱升源最无法接受的事情。
他认为,身为中国人,却给日本人卖命,帮助日本人欺负中国人,那是给老祖宗丢脸的事情。
所以在傅筱庵当汉奸的时候,朱升源就劝他,让他不要当汉奸,傅筱庵不听,还骂了朱升源一顿。
朱升源不死心,继续劝说傅筱庵,但面对朱升源的劝说,傅筱庵始终无动于衷,这让朱升源十分无奈,因为劝说不了傅筱庵,朱升源的心情就比较烦躁。
心情不好的朱升源,就决定借酒消愁,而在傅筱庵的住所附近,刚巧有一个酒馆,朱升源没事的时候,总爱跑到这个酒馆喝酒。酒馆的老板为人很好,很会做生意,每次朱升源一来,总是热情地招待朱升源,还陪他喝酒、聊天,听朱升源发泄心中的不快。
每次朱升源喝完酒,要结账离开时,酒馆老板还给他打了折扣,对于这个酒馆老板,朱升源甚是满意。
所以只要他想喝酒,就会来到这个酒馆。
而这个酒馆老板,之所以对朱升源这么好,也是有原因的,这个酒馆,其实是军统的秘密据点,其存在就是为了监视傅筱庵,或者说,是为了除掉傅筱庵。
不久前,军统找傅筱庵合作,要和他一起除掉大汉奸汪精卫,傅筱庵听说了军统的来意,很快答应,谁知军统前脚刚走,傅筱庵就跑去向汪精卫告密,还和汪精卫一起设局,专门坑杀军统的人。
结果,军统的刺杀行动失败,损失惨重,光是少将特工就损失了两个,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傅筱庵。
这口气,军统咽不下,他们气得不行,就决定杀了傅筱庵,但傅筱庵为人胆小谨慎,想杀他,难度不可谓不小,军统先后进行了多次刺杀,却没有一次成功。
这时,军统认为,想刺杀傅筱庵,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买通傅筱庵身边的人,让他刺杀傅筱庵。
所以军统就一直在物色合适的人选。
当这个酒馆的军统特工发现了朱升源的情况后,认为朱升源就是最佳的人选。之所以如此,有两个原因。
第一,朱升源跟了傅筱庵二十多年,傅筱庵对他十分信任,对朱升源几乎没有什么防范之心,如果朱升源要杀傅筱庵,得手的概率很大。第二,因为傅筱庵当汉奸一事,朱升源对他已然不满,没有像之前那么忠诚了,为国除害,这就是朱升源杀傅筱庵的动机。
现在的问题,就是要让朱升源下定决心,所以这个酒馆的军统特工,才会多次与朱升源谈心,一步步在引导他,让朱升源萌生了杀死傅筱庵的想法。
渐渐地,朱升源就被军统特工说动了。
傅筱庵对朱升源有恩,这点不假,但个人的恩情,还无法与家国大义相提并论,如果傅筱庵不当汉奸,朱升源就可以为他献出自己的生命。但既然傅筱庵不听劝,执意当汉奸,那就不能怪他忘恩负义了!
这般想着,朱升源决定动手。
军统特工告诉朱升源,只要得手了,他们会全力保证他的人身安全,绝不会让他出现任何意外。
这天夜里,朱升源给傅筱庵煮了点东西吃,傅筱庵吃完后,就入睡了。朱升源掐准了时间,等傅筱庵陷入沉睡的时候,他就跑到了厨房,拿了一把菜刀,然后轻手轻脚地走进傅筱庵的房间。
看着熟睡的傅筱庵,朱升源举起菜刀,对着他的脑袋用力地砍了下去,叹道:“你不该当汉奸!”
朱升源这一刀,直接砍掉了傅筱庵的脑袋。
杀死傅筱庵后,朱升源面色如常,他扔掉了菜刀,跑到了厨房清洗身子,然后光明正大地离开了傅府。
门口的哨兵知道朱升源是跟了傅筱庵二十多年的老仆人了,傅筱庵对他很是信任,朱升源要出门,肯定有事要忙,所以门口的哨兵自不会阻拦朱升源。
朱升源顺利离开了傅府。
他找到了酒馆的军统特工,把成功杀死傅筱庵的消息告诉他们,军统特工很是高兴,他们按照约定,把朱升源送离上海,让他前往重庆,并给了他一笔钱。
朱升源就在重庆经商做生意,后来也是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