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碑片区作为重庆最核心的旅游区,一直是外地游客最多的地方。这片区域周围除了抗战胜利纪功碑,八一路好吃街,临江门洪崖洞,以及往前朝天门,附近较场口十八梯,小什字过江索道,下面白象街等网红地方,还隐藏着一个新晋打卡点,这个点位最近翻修完成,人也很多。这就是民生路的鲁祖庙。
老重庆对鲁祖庙并不陌生,因为以前城里面就只有一个花市:鲁祖庙花市。城里人民要买花花草草都得来这里。后来江北有了洋河花市,后来还有了宏帆望海花都,去处就多了,鲁祖庙花市也没了这么火。
不过鲁祖庙不光是卖花,而且还是一个大菜市场,至今都每天人声鼎沸。因为这里有解放碑商圈旁边很大的居民区,人口众多。每天下午五六点这里都还有不少摊贩和饭馆。加上旁边较场口石灰市夜市游客多,开了很多店,连起来这里就更热闹。
鲁祖庙得名当然是因为这里以前有个鲁班庙。鲁班,作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工匠,被很多劳动行业奉为祖师爷。清末最后一年辛亥年(1911年),重庆一些行业工会在鲁祖庙这个位置修建了一座鲁班庙,供奉鲁班。既不是佛教也不是道教寺庙,也没有住持,就是几尊神像,但香火旺盛。周围店铺生意也越来越兴隆。最神奇的是,据说陪都时代日本飞机轰炸重庆,解放碑周边都被炸得一片瓦砾,但鲁祖庙这里就是一颗炸弹都没炸到,完好无损,也不晓得是不是真的。
1949以后,寺庙大都改为他用,鲁祖庙也改成了小学,开始叫鲁祖庙小学,后来改名民生路小学。最开始神像并没拆,只用了庙里做教室,再后来特殊年代所有神像被毁掉,鲁祖庙就只剩名字而没有庙了(这倒有点像上清寺和鸿恩寺)。目前,民生路小学早已搬迁,以前的位置还剩半堵墙和一块牌子。不过这里还有很多历史建筑和文物,好几栋三四层楼的小楼,保留比较完好,砖几乎都是当年的,没有改变;结构也很美观,但就是修复痕迹太明显,和原有建筑不太相融。
这几栋房是1950年代初修建的。还有一栋柏庐是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重庆有很多民国时期的“庐”,孙科的圆庐,蓝文斌厚庐,李子坝的觉庐等等。这个柏庐是哪个名人的居所,我还没翻到书,确实最近书看少了,逛得越多越发现自己无知,重庆近现代历史文化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
另外,说到鲁祖庙,想起鲁班秘术。这个从古至今一直流传的法术,流传很广但又非常神秘,而且传说很灵很厉害,不论是镇宅还是想搞破坏,都有不少操作方法。当然具体那些有效哪些是骗人的我就没有研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