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反击社交中微妙的恶意?

隔热额心理 2024-10-03 12:07:45
· 什么是“社交微恶意”? 不明显但包含偏见、歧视或者刻板印象的话语或行为。那些看似平常,以一种开玩笑的语气说出,却让别人觉得尴尬甚至心里不舒服的话语,往往具有极大的心理杀伤力 · 暗藏「微恶意」的9种社交行为: 1.讽刺挖苦&无视贬低 使用讽刺性的语言或挖苦你的成就、外貌、能力或行为。“这真的是你做的吗?真看不出来。”……但当你生气地质疑时,他通常会说:“连玩笑都开不起吗?” · 2.被动攻击 不直接表达不满,但通过间接的方式表达不满的行为。比如抱怨天气、交通,但实际上是在表达对你的不满 · 3.过度批评 对你的行为、决策或想法进行过度的批评,而不是提供建设性的反馈 · 4.打断或无视你的发言 在对话或讨论中,打断你的发言,或者在你表达观点时表现出不感兴趣或无视的态度 · 5.隐晦的负面评价 使用隐晦或含糊的语言来传达负面评价,以避免直接冲突或责任。最常见的是挑拨离间 · 6.群体排斥 发现自己被某个群体或圈子排斥或孤立。被故意忽视、排除在谈话或活动之外,或者收到冷漠或敌意的回应 · 7.情绪操纵 对方通过夸大事实或扭曲真相来激发你的情绪反应。执意的认为对方对自己的情绪或状态负有全部责任 · 8.流言蜚语 你发现自己成为了流言蜚语的主角,尤其是那些毫无根据或恶意中伤的流言 · 9.隐性歧视 隐性歧视表现为对某个群体或个人的偏见或刻板印象,对方可能会用看似无害的言辞来暗示某个群体的负面特征或行为 · 如何对「社交微恶意」重拳反击? 1.相信自己的感受 很多时候,他人的情绪和反应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我们更不需要对他人的评价负任何责任,更不必因为接触到恶意的社交而陷入自省和自我怀疑 · 2.直面不适、坦诚表达 清晰有力的表达,直面他人攻击、却不向他人释放情绪和敌意。“你的话让我觉得不太舒服,我知道善解人意的你肯定不会再这样说了。”“我可是个超级大判官,你的这种行为在我心里已经默默给你减分了哦。” · 3.果断远离 当你做什么都没用,对方依然我行我素的时候,就请果断远离。不要在不值得相处的人那里浪费一分一秒

0 阅读:0

评论列表

霖落

霖落

2
2024-10-03 18:43

我最近发现还有一种人也让人不舒服😖。就是你在直播间跟别人说话的时候,那个人在弹幕一直模仿你说话还阴阳怪气的(我说的是小红书的一个情感倾诉的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