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冬,陈毅被敌人围困在梅山上,躲在一个岩洞里20多天。就在生死关头,当地一少女出现,在敌人眼皮子底下助他脱困。更为神奇的是,张学良竟然也阴差阳错给他帮了大忙,这是怎么回事呢?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1936年,陈毅在梅岭身陷绝境时,写出了这样气势如虹的诗句。
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一少女和一场暴雨的来临却给红军带来了一线生机。 事情还要追溯到红军长征前的一场会议。
会议上,为了最大程度上保全主力部队,组织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兵分两路。 一部分红军跟随毛主席等领导人进行长征,而陈毅则负责率领着另一部分红军留在苏区进行防守。 这是一个异常艰巨的任务,留下来的红军只有不到两万人,而他们面对的是拥有着十余万兵力的国民党反动派。
这场以少敌多的仗该怎么打呢? 陈毅选择了游击。
中央苏区地处赣南山区,植被茂盛、地广人稀,游击战在这里再适合不过了。
他将大部队的兵力分散为一个个的小队,分散敌人的目标范围,在多次的突袭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但这也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
虽然会消耗很多人力物力,但对抗陈毅游击战术最好的办法就是封山。
一旦陈毅部队在梅山中无法得到山下的补给,很快便会弹尽粮绝,届时蒋介石就能将其一网打尽。 蒋介石的想法虽然在理论上是行得通的,但他却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红军的群众基础。 得知红军被困后,梅山的群众自发展开了救援行动,为在山上的红军带去了粮食和水。
几个月后,蒋介石也发现了不对劲,为何受困已久的红军还没有走向穷途末路。 于是,他加强了封锁,禁止任何百姓往山上运送物资。
而这时,一个名叫陈海的红军给陈毅带来了好消息。
他称大部队已经成功到达了陕北,他此行的目的就是来接陈毅他们与大部队会合的。 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家都喜出望外,但陈毅却察觉到了不对劲。
为了知道事情的真相,他将部队安顿好之后,孤身跟着陈海去一探究竟。 果不其然,走到半路陈毅就感觉到了不对劲,陈海哪里是想让他们会合,分明就是在领着他往国民党反动派的根据地走。 原来陈海早已叛变,所谓的会合不过是他编纂出来的谎言。
见情况不妙,陈毅急中生智逃到了梅山的一个岩洞中,躲避了国民党的追捕。 但经此一劫,红军的处境变得更加困难了。
幸好此时出现了一位叫张千妹的少女,她深受红军精神的触动,每天都冒着生命危险运送物资,缓解了红军的燃眉之急。 但就在一次运送物资的过程中,张千妹却因敌人的搜捕意外跌落了山崖。
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短时间内也无法行动,红军再一次失去了补给来源。 见红军已经走投无路,蒋介石决定放火烧山,将陈毅部队给逼下山来。
山火熊熊,整个梅山的天空都被火光所染红,所有的战士都抱着为革命献身的决心。 但此时一滴水样的东西落到了红军战士的脸上,“是雨!下雨了!”一位战士大声喊道。 倾盆的大雨浇灭了山火,也带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蒋介石同意与共产党联合抗日了,梅山上的这场危机迎刃而解。 这场危机的解决靠的不仅仅是天时地利人和,更是红军在逆境中不屈的精神与永不放弃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