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中国所料:一回国,普京就办了两件大事,特朗普高兴早了 安克雷奇会谈刚落幕,普京人还未坐热克里姆林宫的椅子,俄罗斯内外便已经起了风波。这场“美俄首脑对话”,虽铺满红地毯、全程高调,但它只是揭开了一轮新的地缘较量的序幕,不是收官。 乌军“踩点”突袭,港口失守,弹药告急 普京专机刚落地莫斯科,乌克兰便在阿斯特拉罕州的奥利亚港下手,一架无人机击中了一艘载有伊朗弹药的货船。目标选得精准——这是俄罗斯通往伊朗的重要后勤节点。时间卡得更准,就在峰会期间,显然是乌军故意“夹头出击”,给俄方下马威。 这不是简单破坏运输线这么轻巧的事情。伊朗是目前少数愿意持续为俄提供武器零部件的国家之一,尤其在弹药、无人机系统方面支撑明显。这一击等于精准切断补给血管,也是乌克兰在战场失利之下对后方补给系统的报复性打击。 几乎同步,梁赞州埃拉斯特克火药厂突发大爆炸,11死、130余伤,死伤数字还在滚动中。这家工厂是俄境内主要的推进剂生产中心之一。俄政府先是说“生产安全事故”,但立案侦查时,又没有否认“外部破坏”的可能性。这场爆炸发生得太“凑巧”——就在普京回国几小时内,谁都知道,这不是巧合。 过去一年里,乌克兰情报系统已多次对俄本土关键设施下手:别尔哥罗德的油库、布良斯克的弹药仓库、克里米亚的桥梁,几乎月月有动作。这次火药厂事件,只不过是战线延伸的又一环。 普京落地,政军高层立即开会,外交归外交,战场照旧 火药味没散,普京旋即在克里姆林宫召集紧急高层会议:总理米舒斯京、外长拉夫罗夫、国安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悉数到场。会议内容很清楚:通报与特朗普的会谈结果,并部署后续应对。 普京的说法很有分寸——会谈坦率、实用,美方确有“尽快解决”的想法,但他没有提“停火”两个字,反倒更强调俄罗斯的“安全诉求”和“主权完整”,言下之意:外交场上可以谈,但别指望俄罗斯在前线停下脚步。 果不其然,会议结束没多久,俄军开始了新一轮打击。仅在8月16日一天,俄军发射85架无人机和一枚弹道导弹,袭击乌克兰东部多地的能源和军事设施。乌克兰国防部通报称,在过去24小时内前线交火达139次,焦点集中在顿涅茨克、苏梅、哈尔科夫。 俄军还拿下了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和顿涅茨克的两个定居点,摧毁了若干弹药库和无人机基地。乌方反击也不手软,击落169架无人机,并摧毁了部分俄方高精度弹药。 双方一边打,一边谈,但谁都知道,这不是降温,是新一轮对抗的开始。安克雷奇会晤没有带来任何“停火红利”,反倒像点了把火——各自都在为下一步加码。 特朗普看似得意,其实陷入多方博弈泥潭 特朗普的算盘并不复杂:在美俄之间斡旋,捞点外交成果,顺便安排8月18日会见泽连斯基,试图再搞一场“多边峰会”,最好拉上欧洲领导人来“组个局”。他甚至设想撮合普京与泽连斯基面对面坐下谈——但普京直接拒绝了。 不仅拒绝,普京还没客气地表明立场:不承认泽连斯基的合法性,也不承认乌克兰现政权有独立自主地位。在他眼里,乌克兰只是美国的“傀儡国家”。这番态度,当着特朗普的面没说清,但私下已通过各种渠道释放出来。 特朗普在媒体上公开表示:“乌克兰不是一个强国,泽连斯基必须接受协议。”话音未落,基辅就炸了锅。《基辅邮报》直接抨击这是一场“非对等交易”,乌克兰舆论普遍反弹,认为美国已经准备卖掉乌克兰的一部分领土。 欧洲也坐不住了。芬兰总统斯图布、北约秘书长吕特均陪同泽连斯基赴美,明面上是“参加谈判”,实际上是“盯紧特朗普别卖盟友”。欧洲清楚,俄乌若妥协,火烧到东欧边境只是时间问题。 普京拒绝松口,中亚电话外交开启,意在稳定后方 就在西方为会谈忙成一锅粥时,普京另一头的布局也悄然启动。他没有立刻与中国通话,而是选择率先联系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国元首。通报会议内容,同时强调继续维护“欧亚安全秩序”。 这些国家不是“重要国家”吗?当然是。但比起中国,这些中亚国家更容易被美国“策反”。尤其在伊朗-俄罗斯-中亚-中国之间的战略通道日渐成型的情况下,稳住这几家,是俄罗斯控制里海通道与南亚边境的关键。 中国在这场戏里很清醒,官方媒体的表态是:“会晤不是和平前夜,而是博弈的新起点。”点到即止,没有情绪,也没有祝福。 战局仍悬而未决,特朗普“想快打快结”,普京却按部就班 特朗普想要的,是快速签署协议、从冲突中脱身、回家领奖。最好在选战前捞下诺贝尔和平奖,再顺带拖住俄罗斯、不让中俄靠得太近。 但普京显然不打算给他这个机会。他要的是承认战果、承认领土变化、承认乌克兰的“非北约”身份,并写入正式安全协议。而这些,是乌克兰、欧洲乃至北约不愿接受的。 参考资料: 《普京会晤后俄罗斯遭遇两起重大袭击》新华社 《特朗普计划促成俄乌高层谈判遭普京拒绝》环球时报
特朗普刚回国,8国发表联合声明,不许普京做2件事,中方预判成真。2025年8
【2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