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飞行员徐勇凌驾驶一架歼6战斗机,听错口令,撞上长机,坠毁在云南的深山

历史趣闻社 2025-08-19 14:39:43

1987年,飞行员徐勇凌驾驶一架歼6战斗机,听错口令,撞上长机,坠毁在云南的深山老林中。最后,他弃机跳伞逃生,不料,却在深山迷路8小时,陷入绝望之际,突然一声牛叫声却让他看到希望。 徐勇凌1962年出生在杭州,家里是军人背景,从小就对飞机感兴趣。初中在杭州第四中学念书,毕业后没直接进空军招飞,而是考上北京航空学院,1980年入学。四年下来,他拿到双学士学位,1984年分配到空军部队,当上飞行员。起步时飞歼6这种老机型,那时候歼6是空军主力,虽然技术不如现在,但徐勇凌很快就适应,积累了不少飞行小时。他不是天才型选手,而是靠一步步练出来的,部队里每天检查飞机、起飞巡逻,这些事儿让他打下基础。1987年事故前,他已经飞了几年,经验不算少。 事故后没多久,徐勇凌就转战试飞领域。1989年,他从108名飞行员里选出来,进入试飞大队。这工作风险高,他两次弹射跳伞,但每次都回来继续干。试飞不光飞新机型,还得测试极限性能,比如高空机动、低速失速这些。2007年,他当上歼10首席试飞员,这机型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徐勇凌参与了很多关键科目,帮着完善设计。他飞过上千小时,拿下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军队一等功。国际级功勋试飞员这个称号,不是随便给的,得有真本事。 1987年2月19日,徐勇凌执行编队训练,飞歼6在万米高空。指挥员发口令调整队形,他听错,导致飞机偏位,直接撞上前方长机。撞击后,他的歼6机翼损毁,失控向下掉。高度11000米,下面是云南山地,没平地可迫降。他启动弹射座椅,跳伞落地。落地在元谋县雷稿村附近深山,周围全是树林和山坡。他带的基本装备有限,没手机没GPS,就靠指南针和经验找路。走了大约8小时,天黑了,体力耗尽,饥饿和寒冷加重情况。就在这时,听到牛叫声,顺着声音走,遇到一个9岁彝族男孩放牛。男孩带他回村,给他水和蛋炒饭吃,让他恢复。 男孩叫尹正海,那天他在山坡放牛,发现徐勇凌后,没害怕,直接帮忙。徐勇凌当时穿着飞行服,带降落伞,村民一看就知道是飞行员。村里人帮他联系部队,救援队很快到,把他接回。事故调查显示,是口令误听造成,没涉及其他问题。徐勇凌没受重伤,很快就归队,继续飞。这事儿让他明白,飞行中一个小错就能致命,但也靠运气和别人帮忙活下来。 事故没挡住徐勇凌的路,他继续在空军干到2012年退役。退役后,转身当军事理论专家和中国航空学会航空专家。平时写书,比如《鹤舞凌霄——中国试飞员笔记》,里面讲飞行技术和个人经历,挺实用。还出席会议,讲装备发展,帮着普及航空知识。有时上媒体,解析空难事件,比如2015年复兴航空那次,他从专业角度谈原因和教训。生活上,他没大起大落,就专注本行。

0 阅读:340

猜你喜欢

历史趣闻社

历史趣闻社

社内趣闻,笑看历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