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日军抵达一寺庙,映入眼帘的,是132名一丝不挂、且没了头颅的日军,为

尔说娱乐 2025-08-22 10:15:50

1938年,日军抵达一寺庙,映入眼帘的,是132名一丝不挂、且没了头颅的日军,为首的指挥官既恐惧,又气愤:“从没见过如此凶狠的中国军队!”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38年盛夏,台儿庄外围的破庙里,知了嘶鸣突然断绝。 莫德宏用刺刀挑开庙门蛛网时,梁上惊飞的蝙蝠撞翻了功德箱。 香灰漫散中,132个日军俘虏被扒得精光,有个镶金牙的咧嘴笑: "米西米西?" 莫德宏没说话,从怀里摸出染血的家书——南京沦陷那月,妹妹一家五口的名字被红笔划了四道。 行刑的广西兵握刀的手在抖。 莫德宏夺过卷刃的砍刀,刀背压住金牙俘虏的颈动脉。 三秒,青筋暴起如蚯蚓;手起刀落,头颅滚进积灰的蒲团。 血浆喷上褪色的"普度众生"匾额时,他想起龙潭峡剿匪那日,土匪头子求饶的眼泪混着鼻涕: "好汉饶命!" 当时他收了刀,此刻却连砍七人,刀刃崩出锯齿般的豁口。 三日后日军援军踹开庙门,恶臭扑面。 联队长田中久一的军靴陷进半凝固的血泥,踩碎颗带金牙的下颌骨。 腐尸堆里钻出野狗,叼着半截小臂跑过,臂章上的"板垣师团"字样还清晰。 新兵跪地呕吐的间隙,田中瞥见供桌下有本翻开的《地藏经》——某颗头颅的牙齿正咬着超度亡魂的篇章。 时间倒回1903年苍梧县的晒谷场。 十岁的莫德宏被族学孩子按在稻壳堆里,领头的往他裤裆塞死老鼠: "外姓杂种!" 他咬破嘴唇不哭,直到姐姐举着柴刀冲来。 那夜油灯下,姐姐用缝衣针挑出他掌心的谷芒: "读书人要有刀笔两样本事。" 后来他真在私塾案头刻下"刀"字,砚台里总混着血丝。 1925年讨伐沈鸿英的雨夜,莫德宏率尖刀班摸进敌营。 掀开帐篷那瞬,他看见火堆旁围着七个烤红薯的娃娃兵。 收枪转身时,背后响起拉栓声。 警卫员后来从尸体堆里背出他,军装上的弹孔冒着青烟,怀表壳嵌着颗变形的子弹——正停在妹妹出嫁的时辰。 台儿庄战役前夜,淮河战壕里飘着炒面香。 莫德宏查哨时撞见炊事班长往狗盆倒米粥,抬脚踹翻了盆: "前线的娃喝马尿!" 老班长哆嗦着捧出窝头: "是给您留的..." 月光照见窝头刻的"莫"字,像极了私塾砚台上的血刻。 那夜他饿着肚子画作战图,铅笔削得露出铅芯。 斩俘那天的夕阳特别红。 当最后一个头颅滚落,莫德宏的军裤被血浸得沉甸甸。 他弯腰捡起金牙俘虏的兵牌,金属在掌心烙出"熊本"字样。 突然抬手,兵牌飞向庙墙彩塑——菩萨低垂的眼睑下,嵌着块带血的铁片。 晚风穿堂而过,吹动菩萨指尖的蛛网,恍若拈花。 南京陷落的消息传来时,莫德宏正在磨刀。 砂轮溅出的火星里,他看见妹妹出嫁那日,秦淮河的画舫缀满红绸。 磨刀石渐成月牙形时,传令兵发现师长虎口裂着血口子,刀柄缠的布条早被染成酱色。 那布条原是妹妹绣的并蒂莲,此刻莲瓣浸血,像极了破庙菩萨衣襟的血渍。 很多年后,有人在台北眷村见过莫德宏。 老人总用铝饭盒装炒黄豆,盒盖刻着132道划痕。 某天划痕间多出颗金牙,用红绳系着。 邻居小孩问起,他摸出假牙笑笑: "当年庙里捡的佛珠。" 假牙碰撞声里,窗外飘来栀子香,像极了苍梧晒谷场那晚,姐姐头发上的皂角味。 主要信源:(抗日战争纪念网——德重恩弘的抗日英雄莫德宏)

0 阅读:0
尔说娱乐

尔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