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是寸土寸金吗,可为啥新界还没大规模开发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地方势力太强

掘密探索 2025-08-23 17:14:06

香港不是寸土寸金吗,可为啥新界还没大规模开发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地方势力太强势,连香港政府都管不了。网友们:大陆派几个城管过去就解决了。 新界的土地,早被两类人“盯死”了:地产商和原住民。地产商们几十年前就开始“囤地”,像李嘉诚那些大富豪,手里攥着大把地皮,就是不开工。 他们算盘打得精:低价买的地,宁可空着也不开发,就等着房价涨到天上去,赚个盆满钵满。 原住民更厉害,手里攥着“清朝地契”当“尚方宝剑”。这些地契虽然过了百年,但在香港回归后还能用,成了他们名正言顺占地的“护身符”。 新界原居民还有“丁屋权益”——男性后代满18岁就能申请建一栋三层小楼,这政策本是为了让大家有地方住,结果被部分人用来囤地赚钱。 港英政府以前也想过开发新界,结果撞上了乡绅的“铜墙铁壁”。 1899年“新界六日战争”里,乡绅带着佃农跟英军干仗,虽然被炮火打趴下了,但二十年后又重新组织起来,成立了“新界乡议局”,成了跟政府谈判的“地方议会”。 1957-1959年,港英政府联合荃湾的乡绅去镇压元朗派的反抗,才勉强开辟了点城市化的路子。可他们强行征地、低价收地的做法,一直持续到很晚才停。 英国租借新界的时候,只把它当农业保障区,根本没想着大规模开发。1997年回归前,英国更是不愿在新界花钱——毕竟租期一到,土地就要还给中国,建了也是“白给”。这种短视,让新界错过了发展的好时候。 香港回归后,90年代那些有房的人和地产商结成了利益集团。开发新界意味着港岛和九龙的房子会大幅降价——毕竟新界多是平原丘陵,面积是港岛和九龙的十倍,一旦开发,房价肯定暴跌。 于是,新钱全涌进港岛和九龙的地产炒作里,根本没人愿意投资新界开发,或者搞医药、半导体这些新兴行业。 2001年李泽楷卖掉20%腾讯股份,就是因为“炒房来钱快,投资腾讯回报期太长”。 香港政府不是不想开发新界。2021年,在中央推动下,香港才启动“北部都会区”计划,可这时候深圳GDP已经超过香港了。 开发新界得完善交通、水电这些基础设施,政府财政压力大得很,还得面对原住民要补偿、地产商抵制,还有社会舆论的压力。 更麻烦的是,香港中产以上阶层是传统民主派的基本盘,他们买了房就不希望房价跌,自然反对大规模开发。 老董的“八万五”房屋政策就是因为动了这部分人的利益,才没搞成。治港路线长期依赖精英阶层,政府根本没法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 香港新界开发不动,说白了就是利益集团在“自我保护”。地产商和原住民像两道铁闸,锁死了土地流动。 英国的短视和香港的错失,让新界错过了发展的好机会;治港路线依赖精英,政府根本没法打破僵局。 但历史没有后悔药。如果香港早30年开发新界,人口能突破千万,整体竞争力肯定能上一个大台阶,华为、大疆、腾讯这些企业说不定也能在香港扎根。 现在深圳都从关内三区扩展到宝安、龙华这些地方了,香港才刚启动北部都会区开发,差距已经很明显了。 香港的未来,不能被“利益死结”拖垮。政府得拿出点魄力,平衡开发和稳定,引入新兴产业,别老盯着地产。 毕竟土地是死的,人是活的,只有让土地流动起来,香港才能真正摆脱“寸土寸金”却“地大难动”的尴尬。

0 阅读:300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