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阔台的孙子海都,把一手烂牌打到了极致。自从窝阔台家汗位被托雷家夺走后,窝阔台家

吴仁朗说 2025-08-24 12:59:49

窝阔台的孙子海都,把一手烂牌打到了极致。自从窝阔台家汗位被托雷家夺走后,窝阔台家就落魄了,原本拥有的地盘基本都易主,到海都这,就剩下成吉思汗给窝阔台留下的那块封地,和另外几家比,要啥没啥。

窝阔台家族原本是蒙古大汗的继承者。窝阔台是成吉思汗指定的,他死后汗位传给了儿子贵由。然而贵由早逝,汗位便落入了托雷家族手中,先是蒙哥,接着是忽必烈。

这一下,窝阔台家族从云端跌落。曾经广袤的封地和影响力急剧萎缩,到了海都这一代,手里只剩下成吉思汗最初分给窝阔台的那块祖传封地,跟如日中天的托雷家族、兵强马壮的金帐汗国、占据波斯的伊儿汗国(旭烈兀,托雷系)比起来,简直是寒酸得可怜,要兵没兵,要钱没钱,要地盘没地盘。

换了别人,可能就认命了,守着祖业过日子。但海都偏不。他心里憋着一股劲,目标极其明确:夺回本该属于窝阔台家族的大汗之位! 这难度,无异于蚍蜉撼树。但他硬是凭着一股韧劲和精明的算计,在夹缝中闯出了一片天。

第一步:借势而起,浑水摸鱼 蒙哥汗死后,蒙古帝国陷入汗位争夺。忽必烈和他的弟弟阿里不哥大打出手。海都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他选择支持阿里不哥对抗忽必烈。这步棋很妙:一来可以打击强大的托雷家族,二来在乱局中为自己争取发展空间。虽然阿里不哥最终失败,但海都利用这段时间,在混乱中整合了窝阔台家族的残余力量,并趁机扩张地盘,初步建立了窝阔台汗国的根基。

第二步:合纵连横,组建反托雷联盟 忽必烈最终胜出,成为大汗。海都深知单凭自己这点家底,根本无法撼动坐拥中原和蒙古本部的忽必烈。他必须找盟友。于是,他施展了高超的手腕。

拉拢术赤系(金帐汗国): 金帐汗国远在钦察草原,对忽必烈控制东方心怀芥蒂。海都主动交好,特别是与当时的金帐汗忙哥帖木儿建立了联系。

争取察合台系: 察合台汗国夹在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之间,位置关键。海都成功说服了当时的察合台汗八剌,对抗托雷家族。

串联东道诸王: 海都甚至将影响力向东延伸,联络了一些成吉思汗兄弟(如哈撒儿、别里古台)的后裔(东道诸王),试图从东西两个方向夹击忽必烈。

最终,海都成功地将金帐汗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这三个实力相对次一级的汗国捏合在一起,组成了强大的反托雷家族联盟。更令人惊讶的是,实力并非最强的海都,凭借其智慧和作为窝阔台直系子孙的号召力,被推举为这个联盟的盟主!

第三步:巧施计谋,分化制衡 联盟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尤其是与察合台汗八剌的关系,充满了算计和博弈。八剌起初被忽必烈扶植起来制衡海都,两人曾因争夺河中地区(撒马尔罕、布哈拉)的赋税和牧场而大打出手,海都甚至一度被八剌击败。

但海都展现了惊人的韧性,他立刻联合金帐汗忙哥帖木儿反扑,大败八剌。

海都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非一味打压八剌。在八剌战败后,他派与八剌私交甚好的窝阔台宗王钦察去调解。1269年,海都、忙哥帖木儿、八剌三方在塔拉斯草原召开了一次没有忽必烈参加的宗王大会。

他们重新划分了河中地区的利益,安抚了八剌(虽然八剌仍嫌地盘小)。海都主张并推动八剌向西进攻富庶的伊儿汗国(波斯),以解决其“地盘小养不活人”的问题,实质是将祸水引向托雷系的另一支(旭烈兀建立的伊儿汗国),避免八剌再与自己或忽必烈冲突。

海都此举可谓一石多鸟,既安抚了战败的八剌,将其矛头转向伊儿汗国,暂时稳定了联盟内部,还树立了自己作为盟主调解纷争、维护秩序的形象。他巧妙地利用了八剌的贪婪和伊儿汗国的财富,将联盟的破坏力导向了托雷家族的另一个重要支系。

海都他利用联盟的力量,不断袭扰忽必烈的西北边境(如畏兀儿地区),给元朝造成了持续的麻烦。虽然最终未能实现夺回大汗之位的终极目标,并且在元成宗铁穆耳时期战败,伤重而亡,他死后窝阔台汗国也很快被察合台汗国吞并。

在家族几乎沉沦之际,海都几乎是凭一己之力,在强敌环伺中重建了窝阔台汗国,并将其列入了蒙古四大汗国(尽管短暂)的序列。没有他,窝阔台系可能早已湮没在历史尘埃中。

海都深谙合纵连横之道,善于借力打力,利用矛盾,分化瓦解对手。他懂得何时该打,何时该谈,何时该退。他并非一味蛮干,而是精于算计,目标明确。

海都的一生,是典型的“逆天改命”。海都在元成宗铁穆耳时期被打败,归途路上伤重不治而亡,他死后窝阔台汗国没几年也被灭了。如果不是海都,窝阔台家可能一蹶不振,窝阔台汗国能否被列入四大汗国都不好说。

0 阅读:1250

评论列表

韭菜炒大葱

韭菜炒大葱

2
2025-08-25 08:53

有啥用?还不如躺平安度晚年

猜你喜欢

吴仁朗说

吴仁朗说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