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8月24日,四川一大妈不听游客劝阻,执意要坐价值20多万元的摩托车拍照,不料,导致摩托车倾倒在围栏上,车上头盔滚落山崖,车主送到4S店定损费为1.8万元,而大妈得知价格后的做法,让人很是气愤,网友:绝不能惯着大妈的臭毛病! (信源:大河报——展开大妈擅自坐路边机车上拍照,导致车辆翻倒多处车损 头盔滚落山崖。定损后大妈将车主拉黑,拒接电话。) 在海拔4500米的四川莲宝叶则景区,一台价值逾20万的英国进口摩托车,在夏日8月24日被一位男性车主停稳。他上山欣赏风景拍照,停车前还特意晃动车辆确认稳定性。这辆车本应静静等待主人归来,却意外成为几位跟团游客的焦点。 他们将他人私产“道具化”的行为,暴露了对财产权的惊人轻视。好奇心很快越过了欣赏的界限,演变为一系列物理接触。一位大妈未经允许取下车上的头盔,戴在自己头上拍照。随后,她更是直接坐上摩托车,将其彻底视为旅途中的免费娱乐设施。 这个看似无伤大雅的举动,最终导致摩托车失去平衡侧翻。一份18000元的维修账单随之而来,这笔费用如同一枚试金石。 它清晰地映照出一次微小侵权,是如何升级为一场教科书式的失信行为。当随意行为被标上明确价格时,人性的反应如何,值得深思。 事故的根源,在于肇事者对私有财产权边界感的缺失。游客们从围观到动手拿头盔,再到坐上车的行为,并非恶意破坏。 一位路过的女骑手网红“小哪吒”,现场多次口头提醒游客不要乱动车辆,但她的警告并未被理睬。她预见到可能发生的问题,但游客们沉浸在拍照的乐趣中,完全无视了这些善意的提醒。 直接后果是摩托车失去平衡侧翻。而车辆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而后车主回来看到后就进行了报警。最终经过4S店确定维修费用为18000元。而当大妈听到这个数字后,就立刻不想合作。 首次沟通时,车主致电大妈告知车辆需要维修。大妈的初步反应语气不情愿,态度冷漠,但仍未直接拒绝沟通。当维修费用被量化为1.8万,她的态度发生了急剧转变。 她立刻抛出第一个推诿理由,询问车主车辆是否有保险,试图让保险公司承担这笔费用。车主耐心解释,自己的保险是交强险,只赔付对方,不保自己车辆。这一尝试随即失败。紧接着,一系列经典的推诿话术上演。大妈声称大巴车上太吵,听不清车主的话语。 她又谎称自己已抵达兰州,无法处理此事。这一地点上的“瞬移”在时间逻辑上难以成立。她还表示,出来旅游不想闹不愉快,希望回去再说。这都是她逃避责任的明确信号。 沟通最终中断。大妈挂断电话后,随即拉黑了车主的微信。此举是她彻底关闭沟通渠道,拒绝承担责任的标志性动作。逃避行为的升级,使事件性质从简单的侵权赔偿,恶化为对社会规则和司法权威的公然挑战。 车主因无法与大妈沟通,只能选择启动法律诉讼程序。这是他寻求规则保护的正当途径。然而,大妈的逃避并未止步。她不仅拒接车主电话,甚至连警方乃至法院的联系也一并无视。 这种“人间蒸发”式的对抗,已超越了个人间的“耍赖”范畴。她公然藐视了司法程序。在此过程中,证人“小哪吒”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她在现场坚持看守了一个多小时。 她确保游客试图离开时,留下了肇事大妈的身份证号和电话号码作为证据。她展现了公民责任感。舆论对此事反应强烈,有东北网友承认此事给家乡人形象抹黑,但强调这只是个例。这本质上是关乎个体诚信的问题,而非地域问题。最终损害的,是个人最宝贵的信誉。 这起事件最终揭示,真正昂贵的并非那18000元的摩托车维修费。更昂贵的,是个人诚信与社会规则被破坏后,重建信任所需付出的无形成本。一个人的失信行为,最终会由整个社会的信任环境来“买单”,其代价无法估量。
[中国赞]8月24日,四川一大妈不听游客劝阻,执意要坐价值20多万元的摩托车拍照
韫晓生
2025-08-26 18:26:4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