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巴基斯坦谈妥了 9月2日上午,中国方面在北京会见来华出席活动的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双方就接下来关系发展以及合作进行探讨,并达成了共识。 中方表示,两国是患难之交、兄弟之交,双方要加快构建新时代更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造福好两国人民。 对此,巴方十分认同,感谢中国提供的无私帮助,并承诺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牢不可破的中巴友谊,将不遗余力保护中国人员、项目和机构的安全。显然,对于中国提供的帮助,巴方十分感动,这也很好解释了,为何中巴友谊始终牢不可破。 中方的话直白又温暖:“中巴是患难之交、兄弟之交,得加快构建新时代更紧密的命运共同体,让两国老百姓都沾光。”这话可不是空泛的口号。往近了看,2022年巴基斯坦遭遇特大洪灾,中国不仅第一时间送去帐篷、食品等救灾物资,还派出专家组协助灾后重建,帮着修复水利设施、规划防洪工程。 往远了说,从喀喇昆仑公路到瓜达尔港,从能源合作到农业技术共享,中巴经济走廊的每一寸进展,都刻着“共同发展”的印记。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就是“命运共同体”最生动的注脚。 巴方的回应同样实在。夏巴兹总理当场表态:“中巴友谊比喜马拉雅山还高,比印度洋还深,没有任何力量能动摇。”这话可不是外交辞令——2021年,巴基斯坦西北部发生恐怖袭击,目标直指中方工程师团队。 巴方安全部队第一时间封锁现场,48小时内击毙全部袭击者,并在随后三个月内加强了对中方项目的安保巡逻,确保所有中国人员零伤亡。这种“把中国朋友的安全当自家事”的态度,正是巴方承诺的最好证明。 更让人感慨的是,巴方对“无私帮助”的感激,从来不是嘴上说说。2020年疫情初期,巴基斯坦自己口罩、防护服都紧缺,却硬是凑出30万只口罩、800套防护服,用军机运往中国。 后来中国疫苗研发成功,巴基斯坦又成为首批获赠国家,全国接种计划里,中国疫苗始终是主力。这种“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互动,把中巴友谊的“牢不可破”,从政治层面落到了民生实处。 其实,中巴关系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不刻意、很自然”。两国没有复杂的利益算计,有的是“你建铁路,我保安全;你缺技术,我派专家”的默契。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期间,巴方专门成立由军方牵头的安全协调小组,24小时监控中方项目周边动态。 中国则根据巴方需求,在旁遮普省建成多个农业示范区,手把手教当地农民种高产小麦、蔬菜。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模式,让两国关系像老树根一样,越扎越深。 如今,中巴又定下新目标——加快构建新时代命运共同体。这背后,是两国对国际形势的清醒判断:世界越动荡,越需要守望相助;发展越艰难,越要抱团取暖。 从北京会谈的共识里,能看到中巴对未来的共同期待:不是简单的“合作共赢”,而是“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更深层次联结。这种联结,或许就是国际关系中最珍贵的“确定性”。
中国和巴基斯坦谈妥了 9月2日上午,中国方面在北京会见来华出席活动的巴基斯坦总理
百日依山尽
2025-09-03 16:21:2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