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浙大高材生李红涛被警察逮捕,然而让所有人不敢相信的是,他竟然趁着警察

小史论过去 2025-09-07 14:07:37

1992年,浙大高材生李红涛被警察逮捕,然而让所有人不敢相信的是,他竟然趁着警察查档案的时候,慢慢挪到对方看不到的角落,毫不费力的便把手铐打开,随后气定神闲的走出了公安局…… 李红涛1966年8月12日出生在湖北黄陂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从小他就展现出数学方面的天赋,14岁时拿下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第二名,还被评为当地十大优秀青年。1984年,他考入浙江大学电子系,主攻电子工程,学习无线电和机械知识,掌握电路设计和机械结构技能。1988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昆明电阻二厂工作,跟同班女友结婚,在昆明安家落户。日子本来过得平平淡淡,可婚后两年,他开始婚外恋,跟一名在校女大学生交往,导致婚姻破裂,妻子选择离婚。 离婚后,李红涛觉得生活没意思,就想通过创业换个样子。一位大学同学找他合伙开公司,但缺启动资金。他用专业技能伪造银行印鉴,从某单位账户转汇资金。第一次转走8万元,第二次准备转10万元时,同学被抓,他次日落网。1992年4月18日,李红涛因诈骗罪被昆明市公安局抓获。这次逮捕拉开他犯罪生涯的序幕,也暴露他把技术用在歪路上的问题。随后,他多次脱逃,还涉及偷车等行为,罪名越积越多。 关押期间,李红涛转向技术研究,用狱中条件实验无刷电励磁电机。他的背景让他在机械领域有点基础,但犯罪记录主导了早期人生轨迹。被抓后,他总想着脱逃,脑子转得飞快,却没用在正道上。诈骗那会儿,他觉得刺激,忽略了后果,导致一步步滑向深渊。 1992年4月18日,李红涛被押到昆明市公安局办理手续。正好午饭时间,他被拷在走廊长椅上等着。民警去查档案,他瞅准机会,先把身体移到民警视线外,然后撬开手铐,取下墙上挂的外套披上,装成工作人员走出大门。出门后,他直奔家销毁伪造票据证据,爬上屋顶等民警搜查完才下来,收拾工具和衣物,乘火车赶到贵阳。 在贵阳,李红涛盯上一辆奥迪车,跟车主聊几句记下钥匙结构,回家用工具复制钥匙,夜里开车门启动车辆,驶向南宁。途中车翻沟里,被路过农民救起。他继续前行,看到路边桑塔纳警车,用类似办法偷走,开回昆明。途中过几次检查站没被拦,几次去大学看女友。1992年6月19日,他在女友校园被第二次抓获。 第二次落网,李红涛配合交代诈骗、脱逃和偷车细节。在昆明市收审所关押四五个月,他警告民警快处理,不然还会跑。民警不当回事,他策动两名同押犯人,用自制工具挖墙。1992年11月16日夜,三人挖通墙壁,他避开值班民警逃出,同伙被抓回。他打电话给民警炫耀,乘火车到柳州,偷标致轿车,继续逃亡,到12月8日被第三次抓获。 第三次抓获后,李红涛被押回昆明市第一看守所,1993年4月26日正式逮捕。他要求做无刷电励磁电机实验,看守所批了一间监舍,但条件差,实验总失败。1993年11月1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诈骗罪、脱逃罪、盗窃罪判死刑。12月,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规定7天内执行。执行前最后一天,在电器研究所专家指导下,实验成功,看守所上报暂缓执行,获批准。 1995年3月16日,改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同年,发明获第五届中国专利发明博览会金奖和云南省优秀发明创造一等奖。他被解除死刑犯脚镣,继续研究。1997年12月25日,改判有期徒刑17年。2000年7月25日,获3项发明专利和3项实用新型专利,减刑两年。 2002年7月1日,再减刑一年半。他跟看守所技术干警合作研发全电脑监狱监控系统,提升安全水平,让看守所成全国模范。2009年刑满释放,继续发明生涯。他的经历从犯罪到发明,靠技术扭转了命运,但早期罪行带来的教训深刻。

0 阅读:3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