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情况看,收回台湾的手段所剩不多了,最直接有效的莫过于使用非和平方式,以两岸悬殊的军事力量,打赢收回不存在任何军事障碍,并且还要力争最小代价,取得最大胜利。 解放军最近这些年现代化进程加快,无论兵力还是装备,优势都很突出。 大陆的现役总兵力远超台方,具体到海军、空军和火力压制,主战装备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领先。 比如歼-20、航母、远程打击平台,都已经可以做到任何时候对台岛实施精确威慑。 解放军多军兵种协同能力、联合打击和封锁作战水平,也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完成全域控制。 台方这些年虽然也采购了不少美制装备,但整体技术水平和国防体系老化问题很突出。 台湾的战略纵深非常有限,重要基础设施和军力容易被远程打击直接瘫痪,缺乏持久作战的底气和资源。 美国和日本在台海高调表态,其实更多是政治姿态,真实介入的决心和能力并不充足。 毕竟一旦大陆采取果断措施,局势升级成本会极高,外部力量要敢于承担这个风险,并不容易。 如何在统一过程中以最小成本、最大效益完成目标?其实这里讲的不只是军事胜利,更包括治理、社会安定和民意争取。 在收回台湾的操作设计上,首先可以通过精准威慑、联合封锁的方法,切断台湾与外部的联络和补给,瘫痪岛内军队指挥体系。 这个过程重视信息战和认知战,营造强大压力,使岛内社会和军方出现动摇。 行动方式上要力争速战速决,争取让台方主力部队主动弃守关键区域,缩小基础设施损害,减少民众伤亡,为后续社会治理打下安全的基础。 统一后要针对岛内民众特别是普通居民和青年群体,提前做好保障和认同工作,力求最大限度地防止群体撕裂,不让个别“台独”势力代表绝大部分台湾人,将民生利益摆在第一位。 如果动用非和平手段,对外必须及时明确立场和底线,指出目标是“台独”分裂势力和外来军事干预,而不是针对普通民众,主动争取国际舆论理解。 作战节奏和控制窗口要做到精准减速,让外部势力很难形成军事介入的事实。 用好外交、国际法和全球舆论,强化“一国原则”在世界范围的认知,降低大国直接对抗的风险。 只有这样,才能既保障统一行动的正当性,又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后续治理的可持续性。 台湾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完成统一后不仅经济得到更大腹地支持,现代产业链、技术创新、全球市场竞争力都会获得更强动力。 民众生活保障能力提升,教育、医疗、创业资源都会有质的变化,台胞在国际上的安全与认可感会显著增强。 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的恢复,两岸逐步消除分裂和误解,共同走向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对整个亚太地区而言,这也是推动稳定与繁荣的积极力量。 岛内“台独”势力膨胀和外部势力的介入,已经把台海推向了硬实力较量的主旋律。 当和平选择空间几乎被压缩到极限,我们必须正视现实,科学设计战略,力争以最小成本、最大效益完成祖国统一。 时代在变,但民族复兴和统一大业的步伐不会停下,脱离幻想,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这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责任和期望。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国台办这话,释放的信号不简单!最近,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朱凤莲的一句话,在两岸关
【67评论】【5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