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匈牙利又在欧盟会议上唱反调了!他们坚决反对提前停用俄罗斯能源,说没替代方案就断供会危及国家安全。 匈牙利的“能源焦虑”不是装出来的,这个中欧内陆国,80%的天然气、90%的原油进口自俄罗斯,连全国一半电力的保克什核电站,用的都是俄罗斯技术和铀燃料。 更绝的是,匈牙利最大炼油厂,布达佩斯南部的MOL集团工厂,设备设计之初就是为加工俄罗斯混合原油,最多只能掺35%其他原油,想彻底“去俄化”?得砸数亿美元、花好几年改造! 普通家庭已经感受到压力,今年8月,匈牙利燃气价格同比涨了11%,要是真断了俄气,外长说的“账单翻倍”可不是吓唬人。 欧盟的“脱俄”大戏演了三年,成员国态度却天差地别,德国靠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和挪威管道气,把俄气依赖度从55%降到12%;法国加速建核电站,能源自主率飙升。 但匈牙利没这条件,它没海岸线,离最近的克罗地亚LNG接收站还有段距离,运输成本高得离谱,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LNG每立方米1.08欧元,是俄罗斯管道气的三倍多! 更讽刺的是,匈牙利还想把自己打造成中东欧天然气分销中心,“土耳其溪”管道延伸到境内后,它反而成了俄罗斯向欧盟输气的重要节点,这位置让它很难完全转向,毕竟谁会轻易放弃“中间商赚差价”的机会? 匈牙利不是没尝试“多元化”,它和罗马尼亚、阿塞拜疆谈新气源,也在推可再生能源,但这些都急不来。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批评匈牙利“不遵守承诺”,但匈牙利心里有本账:保克什核电站二期项目要是停了,能源缺口谁来补?更关键的是,匈牙利认为能源政策是“国家主权”,欧盟不能替它做决定。 匈牙利的“硬刚”,看似“叛逆”,实则理性,对一个90%原油靠进口的国家来说,能源安全就是民生底线,电价涨三倍、燃气费翻倍,普通家庭怎么活?企业怎么竞争? 欧盟的“脱俄”目标固然美好,但现实是,替代能源的价格、基础设施的改造,都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当然,匈牙利也不是完全“躺平”,它一边和俄罗斯保持合作,一边推进能源多元化,这种“两条腿走路”的策略,反而比某些国家“一刀切”更务实,毕竟能源转型不是政治口号,而是关乎每个家庭暖气的温度、每盏灯的亮度。 欧盟内部对俄能源政策的分歧,本质是“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德国、法国可以靠技术或资金优势快速转型,但匈牙利、斯洛伐克这些“能源小国”,只能先保民生,再谈长远。 或许,真正的“能源安全”,不是彻底摆脱某个国家,而是建立多元、稳定、可负担的供应体系,毕竟谁也不想在冬天被冻成冰棍,对吧?
就在刚刚,匈牙利宣布了!9月18日,匈牙利再放狠话:想立刻断俄气俄油?给匈新
【7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