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的基本国情是不同的。 俄罗斯不缺粮食,不缺能源,关起门来是可以过日子的,而且它的经济一直一般,普通民众对此没有太大的期待。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早已经远离了科技创新的前沿,也早已经远离了一流国家的竞争,其经济对能源出口的依赖比苏联时期还严重,所以麦凯恩生前说:俄罗斯是伪装成国家的加油站。 俄罗斯那地方邪乎的很,地盘大得没边儿,光黑土地就占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一还多,每年种出来的小麦差不多8000万吨,自己人吃面包、做伏特加根本用不完,每年还能往欧洲、中东卖个两三千万吨,粮食这块儿从来不用慌。 能源就更不用说了,西伯利亚地下埋的石油保守估计有上百亿桶,天然气田一天能抽上千亿立方米,冬天自己烧煤取暖、夏天发电,关起门来也能把日子过下去,不用看别人脸色。 可经济这块儿,俄罗斯就实在没啥亮眼的了。这些年GDP增速常年在1%到3%之间晃悠,跟咱们中国前些年的高速增长比,那简直是龟速。老百姓也早习惯了,反正买面包、买牛奶的钱够花,冬天能烤暖气,夏天能去黑海边上晒晒太阳,对大富大贵没啥太高期待,不像咱们总想着多赚点钱换大房子、买好车。 更关键的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科技创新早就掉队了,以前还能造空间站、搞超音速战机,现在除了军工和能源相关的技术还能撑撑场面,像手机芯片、新能源这些前沿领域,基本没啥存在感,跟一流国家的竞争早就不沾边了。 麦凯恩当年说“俄罗斯是伪装成国家的加油站”,这话虽然难听,但确实戳中了要害——俄罗斯经济现在就靠卖石油、天然气撑着,能源出口占了GDP的近40%,比苏联那会儿还依赖资源,一旦国际油价跌了,国内经济就得跟着哆嗦。 中国跟俄罗斯比,那就是另一个路子了。咱们早就是“世界工厂”了,沿海从深圳到苏州,到处都是流水线,组装手机、做服装、造家电,这些东西不是给自己用,大部分都得卖到欧美日去。 美国每年从咱们这儿买几百亿美金的电子产品,德国车企还从咱们这儿进口锂电池,要是这些海外订单断了,多少工厂得停工,多少人得没活儿干。所以咱们根本没法像俄罗斯那样“关起门过日子”,得靠全球市场吃饭。 可这也有个大问题——咱们资源不够用啊。就说2025年前七个月,光原油就进口了5.6亿吨,大部分得从中东运过来,船还得绕着马六甲海峡走,要是这条道出点事儿,国内加油站就得紧张。 粮食里的大豆更夸张,咱们吃的豆油、做饲料用的豆粕,八成得靠进口,主要从巴西那边装船,横跨太平洋运到天津港。 还有造汽车、建高铁用的铁矿,一年得进口11亿吨,大部分是从澳大利亚的矿场挖出来,用大卡车运到港口,再装大船过来。要是这些资源进不来,咱们的工厂就得停转,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也得受影响。 所以你看,俄罗斯是“家里有矿有地,外面赚多赚少无所谓”,中国是“家里产能大,得靠外面卖货,还得靠外面买资源”,俩国家的国情根本不是一回事。 俄罗斯不用愁资源断供,经济慢就慢点;中国得盯着海外市场的订单,还得操心资源进口的通道安全,这就是为啥咱们总说“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既要保住出口,也得让自己的资源供应更稳当。 俩国家走的路不一样,根本没法放一块儿比,也正是因为国情不同,才能在合作里互补——俄罗斯给咱们供能源,咱们给俄罗斯卖家电、建工厂,这样才是双赢。
中俄的基本国情是不同的。 俄罗斯不缺粮食,不缺能源,关起门来是可以过日子的,而且
紫瑶望烟霞
2025-09-22 08:08:2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