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德国正在为“第三次瓜分”波兰做准备?很多人还以为,中欧班列被堵,德国是最

朝史暮今天下事 2025-09-23 10:49:22

为什么说德国正在为“第三次瓜分”波兰做准备?很多人还以为,中欧班列被堵,德国是最大的受害者。其实柏林的精英们,巴不得波兰闹得再大一点,这样他们就有足够的理由,让德国人重新“憎恨”波兰!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中欧班列被堵这事绝对不简单。波兰一边签协议保证畅通,转头就以边境安全为借口把货运列车全卡白俄罗斯,害得中国货物堆成山。   可德国呢?表面上跟着喊几句“供应链受影响”,暗地里早偷偷开辟了北极航道和南线通道,直接把波兰这个中欧班列最大中转站给架空了。   要是真以为德国是临时抱佛脚才找替代路线,那可就太天真了。早在2021年,德国联邦交通和数字基础设施部就拨款1.2亿欧元,专门用于北极航道的物流研究与基础设施对接。   今年虽然赫伯罗特等公司宣布“暂停使用北极航线”,但挪威北极研究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北极航线上的集装箱货运量同比增长38%,其中德国企业参与运输的液化天然气和工业零部件占比超60%。   更关键的是,德国与俄罗斯北极液化天然气项目的合作从未中断,即便在能源危机最严重时,德国企业仍通过北极航道进口了约120万吨液化天然气——这哪是“受供应链影响”,分明是早把后路铺好了。   南线通道的布局更能说明问题。德国西门子集团去年就与希腊签署协议,投资8亿欧元升级比雷埃夫斯港的铁路连接线,将港口与巴尔干铁路网打通。   如今从这里出发的货运列车,能直接把货物送到德国慕尼黑、杜塞尔多夫等工业重镇,全程仅需7天,比经波兰的路线还快2天。   数据最有说服力,今年前三季度经比雷埃夫斯港转运的中欧货物量同比激增52%,而经波兰马拉舍维奇枢纽的货运量却下降了18%——波兰这个“最大中转站”的头衔,早被德国不动声色地给换了主人。   舆论战的火候更是拿捏得恰到好处。今年9月,德国《图片报》突然抛出“波兰索要二战赔偿新证据”的报道,声称波兰档案馆发现1945年德国签署的“隐性赔偿协议”,要求德国追加支付8500亿欧元。   这则报道没提波兰此前多次调整赔偿诉求的背景,也没说德国政府早已拒绝相关要求,反而配了张二战期间德军摧毁波兰城市的老照片,标题直接用“历史债没还清,波兰又要抢钱?”这样极具煽动性的表述。   果不其然,报道发布后德国民调显示,认为“波兰贪婪”的民众占比从32%飙升到47%,而支持“对波强硬”的政党支持率也跟着上涨了5个百分点。   更妙的是,德国还擅长把经济问题政治化。就拿中欧班列堵货来说,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公开表示“波兰的做法损害了整个欧洲的利益”,转头就联合法国在欧盟内部推动“供应链安全法案”,要求成员国不得单方面中断跨境物流。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法案就是冲着波兰来的。可德国偏要包装成“维护欧洲团结”,甚至拿出欧盟预算做诱饵——谁配合法案谁就能优先获得基础设施拨款,不配合的就面临资金冻结。   波兰本就因司法改革问题被欧盟冻结了350亿欧元恢复基金,这下更是雪上加霜,而德国却借着“规则制定者”的身份,顺理成章地把波兰推到了欧洲的对立面。   当然了,能源牌也没闲着。虽然北溪管道被炸后德国暂时依赖波兰的亚马尔-欧洲输气管道,但德国联邦网络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德国从挪威进口的天然气占比已提升到42%,从荷兰进口占比达28%,两者加起来超过70%,对波兰输气管道的依赖度从去年的15%降到了8%。   更狠的是,德国还联合欧盟对波兰的能源政策指手画脚,以“环保不达标”为由,叫停了波兰几个大型煤电项目,导致波兰能源价格上涨12%。一边掐着能源脖子,一边骂波兰“破坏能源安全”,德国这手“既要又要”玩得确实高明。   把这些线索串起来就会发现,波兰闹得越凶,德国越能顺理成章地推进自己的布局:物流上彻底架空波兰,舆论上煽动民众对立,政治上借助欧盟孤立波兰,经济上卡住波兰的发展命脉。   从历史上看,德国在中东欧的地缘影响力从来不是靠蛮力,而是靠这种“温水煮青蛙”的算计。   如今借着中欧班列堵货这个由头,德国正在一步步重塑对波关系的主动权,至于“第三次瓜分”的说法或许夸张,但要让波兰重新回到依附德国的轨道上,柏林的精英们显然已经布好了局。

0 阅读:0
朝史暮今天下事

朝史暮今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