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欧洲最近总想自己拿主意,可这条路真不好走! 这些年,欧洲总想着在国际上的事儿里多自己说了算,可真要动起来,麻烦事儿就没断过。 在法国土伦,8月29日那天,法国的总统马克龙和德国的总理默茨一起主持了第25届法德部长理事会。 会后他们发了份联合声明,这下可好,“欧洲战略自主”这个说了好多年的话题,又被大家重新关注起来了。 这份声明里,最核心的其实就两件事:一件是让成员国多往国防上花钱,德国已经说好了,到2029年要把国防开支占到GDP的3.5%;法国也在推进军事规划法,想在2025年让防务支出达到GDP的2%。 另一件就是得赶紧把欧盟共同防务基金的项目往前推,法德这么着急表态,其实是因为美国给了两方面的压力:一方面要欧洲多承担北约的防务费用,另一方面还威胁说要对欧盟卖到美国的商品加关税。 被这么两头挤着,欧洲也没别的办法,只能拿出应对的样子来。 说真的,现在欧洲和美国打交道,还挺有意思的,总带着点说不出的紧张劲儿。 美国一边催着欧洲“自己保护好自己”,还强调欧洲得在防务上多花钱;可另一边呢,又没松开经济上的“绳子”——不光威胁要加关税,之前还说要对搞数字服务税的国家采取行动。 这让欧洲觉得特别被动,也难怪马克龙会直接说:“不会让别的国家替我们做决定”。要是真被强行加了什么措施,欧洲肯定会做出回应的。 看最近的动作,欧洲这次可不是只嘴上说说,确实在做实际的事儿。 就在2025年9月9日,欧盟刚定好“欧洲安全行动”工具的初步分配方案,一共1500亿欧元呢!这笔钱是用来帮成员国买防务装备、发展自己国家的防务产业的。 现在已经有19个成员国说想参与,其中波兰分到的额度最高,差不多有437亿欧元,第一批钱预计2026年初就能发下去。 法国和德国是领头的国家,动作比别人都快些:他们已经明确说了,要专门就核威慑的问题开高级别的战略对话。 而且德国还打算再多往国防上花钱,目标是到2029年,这部分钱能占到GDP的3.5%。 经济上的反制也在准备着——欧盟已经明确说了会做出回应,同时还在推进《芯片法案》和《数字市场法案》,就是想在半导体、人工智能这些重要领域,少依赖别人的供应。 可理想归理想,现实里的难题真不少。首先,欧盟内部就没完全一条心:像波兰这些东欧国家,因为更担心自己周边的安全,在防务投入上特别积极;但法国就不一样了,它因为自己国家的债务问题,对防务贷款的推进方式一直很小心,不敢随便同意。 更关键的是,欧洲依赖美国已经很多年了,哪能说不依赖就不依赖啊?很多武器装备都得从美国买,就连之前给乌克兰送的武器,不少核心零件也得靠美国提供。这种“心里想自己做主,可实际上离了别人不行”的矛盾,成了欧洲迈不过去的坎儿。 其实欧洲想搞“战略自主”,早就不是新鲜事儿了。从“舒曼计划”推动大家一起搞煤钢生意,到欧元诞生想少依赖点美元,再到2016年欧盟在《全球战略》里明确提出“战略自主”这个说法,欧洲就没停下过尝试。 可仔细看就会发现,每次欧洲真的往前推一步,差不多都是因为欧洲和美国的关系有了变动。这次美国的关税威胁和对防务的要求,又成了新的“推动力”,让法德觉得必须把做主的权利攥在自己手里。 就像默茨说的那样:“在这个世界秩序变得又快又深刻的时代,我们的自由、安全和繁荣必须保住……法德好好合作,欧洲团结起来,这才是我们最好的办法。” 只不过,这条自己做主的路,显然不好,欧盟有二十多个成员国,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想法,要让大家意见一致,本来就不容易。 美国也不会轻易松劲儿,毕竟欧洲在它的全球布局里很重要。再加上欧洲在产业链和核心技术上还有短板,想快点不依赖别人,根本不现实。 接下来最关键的时候是11月底——到那时候,各国得提交“欧洲安全行动”工具的投资计划。 这笔钱能不能顺利到账,法德能不能把内部的不同意见协调好,都会影响之后的进展。说到底,战略自主不是光喊口号就行的,得靠一笔笔钱、一个个项目实实在在去做。欧洲要走的这条路,还远着呢。
欧盟跪了,欧洲“巴铁”匈牙利:彻底绝望,他们像一群鸡上窜下跳欧盟最近的日子,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