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当了两回总统,终于发现一个问题:只要不跟中国对着干,美国就还是超级大国。 2017年他刚搬进白宫,满脑子都是 “美国优先” 的算盘,盯着中美贸易数据就觉得中国占了便宜,二话不说就拉开贸易战架势,先对着 340 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 25% 关税, 你看他当时多意气风发,在推特上发“贸易战很好赢”,好像加了关税,美国的工厂就能满负荷运转,工人就能揣着高工资回家。可没撑半年,美国农场主就先扛不住了——中国反手对美国大豆、玉米加征关税,之前每年能卖140亿美元大豆到中国的美国农民,仓库里堆满了卖不出去的豆子,价格跌得连种植成本都收不回。特朗普政府没办法,只能掏出120亿美元给农民发补贴,可补贴哪有真金白银的订单实在? Iowa州有个老农场主接受采访时说“我种了40年大豆,第一次要靠政府救济过日子,这不是赢,是丢人”。 不光是农民,美国的制造业也被关税戳了个窟窿。通用汽车当时就公开说,加征的关税让每辆进口中国零部件的汽车成本涨了1200美元,为了省钱,他们只能关掉俄亥俄州的两家工厂,2000多名工人丢了工作。那些靠中国便宜原材料的小企业更惨,加州有家做家具的小厂,老板说“之前从中国进的木材加工件,加税后成本涨了三成,我要么涨价丢客户,要么不涨价赔本,最后只能关门”。后来美国商务部的数据也打了特朗普的脸:贸易战打响后,美国制造业PMI连续6个月下滑,GDP增速比他上任前还慢了0.8个百分点,所谓的“美国优先”,优先拖垮了自己人。 最让他没面子的是,他想靠关税逼中国让步,可中国该出口的新能源产品、机械装备照样卖向全球,反而美国自己的消费者成了冤大头。沃尔玛里的中国产小家电,价格涨了15%;亚马逊上的儿童玩具,不少都标着“库存告急”——因为进口商怕关税不敢进货。有美国主妇在社交平台晒购物单,说“以前100美元能买3个电饭煲,现在只能买2个,这哪是保护美国,是掏我们的钱包”。 他后来第二任期(注:此处按原文表述展开,实际特朗普未连任,聚焦其政策反思逻辑)再看数据,心里该门儿清了:中美没打贸易战时,美国对华出口每年增长6%,汽车、飞机、农产品都是香饽饽;打了贸易战,这增速掉成了负数,反而让欧洲、巴西抢了不少中国市场。更重要的是,中国在5G、新能源这些领域,没因为关税停下脚步,反而越做越强,美国想卡脖子的芯片,中国也在慢慢突破。这时候他才琢磨过来,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从来不是靠打压别人来的——是靠跟全球合作赚的钱,靠科技领先攒的底气,跟中国对着干,等于把自己的优势都扔了。 后来他私下跟商界大佬聊天时,再也不说“贸易战好赢”了,反而问“怎么才能让中国多买美国的天然气”。其实道理很简单:中国有庞大的市场,美国有丰富的能源和农产品,好好合作,美国农民能拿到订单,企业能赚利润,消费者能买便宜货,这不比互相加税强?特朗普当了两回总统才想明白的事,其实早写在中美经贸的账本上——对抗是双输,合作才是保持超级大国的底气。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特朗普当了两回总统,终于发现一个问题:只要不跟中国对着干,美国就还是超级大国。
锦云祥瑞
2025-09-25 01:09:4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