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集团创始人苏世民在纽约的一次投资论坛上发表惊人观点。他直言美国对华政策正在产生反效果,反而促使中国变得更加强大。 这番言论迅速在全球财经界引起广泛关注。身为掌管5711亿美元资产的华尔街教父,苏世民不仅发出口头警告,更以实际行动印证自己的判断。 他把大量投资业务转向中国,还向清华大学捐赠7亿元用于建造苏世民学院。 苏世民本名史蒂芬·施瓦茨曼,1947年出生于美国费城。1985年,他与彼得·彼得森共同创立黑石集团,起步资金仅为20万美元。他看的很准,靠着这本事把公司做成了全世界数一数二的私募基金。 2007年,黑石集团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苏世民个人财富暴涨。 福布斯数据显示,他的净资产超过300亿美元。真正让他在华尔街确立教父地位的是对房地产和不良资产的精准抄底。 苏世民的投资理念很简单:眼光要放长远。他在书里说过,只有能预见未来发展方向的人,才能真正赚到大钱。” 这种思维方式促使他早早关注亚洲特别是中国市场。 黑石集团从2010年开始加大在华投资力度。一开始主要搞物流仓库和商场写字楼这些,买了不少购物中心和办公大楼。后来慢慢开始往高科技和新能源这些新领域投钱了。 2023年,黑石募集创纪录的150亿美元亚洲基金,其中超过六成投向中国市场。 苏世民在内部会议上强调,中国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无可替代。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和不断提升的消费能力构成独特优势。 与其他国外投资人不同,苏世民更看好中国经济的长期韧性。他认为中国政府的政策连续性和基础设施投入,为企业发展提供稳定环境。这些因素在疫情后显得更加珍贵。 2013年,苏世民捐了7个亿给清华大学搞了个"苏世民学者"项目。这个项目专门培养未来的世界级人才,每年从全球挑200个顶尖年轻人来清华读书。 学的内容主要围绕中国发展和国际大事。苏世民学院这地方可不简单,建筑是耶鲁大学的大师们操刀设计的,把中国风和西方风格完美结合。 到2025年新学期开学时,这里就要迎来第六届学生了,前前后后已经培养出1000多个国际化的精英人才啦。 这些学员分布在全球各重要机构。苏世民在捐款活动上说,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他搞这个项目就是想帮年轻人更好地了解中国,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 这种眼光长远的做法,一看就是投资大佬的风格。 苏世民多次于公开场合对美国的对华贸易政策提出批评。他觉得限制措施反倒激发了中国的自主创新活力,促使多个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 这一效应与政策制定者的初衷截然相悖。他在新书《跨越周期》中分析,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 任何外部压力都会转化为产业升级动力,这个过程使中国企业更具竞争力。美国企业最后将失去市场份额。 2025年的演讲中,苏世民引用大量数据支持观点。 中国可以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领域的全球占比持续提升。 这些行业对未来经济具有决定性影响。 苏世民的投资转向并非孤立现象。贝莱德和桥水等机构同样加大对中国资产配置。 全球资本用脚投票的趋势日益明显。 2024年外国企业在中国投资的钱又破纪录了,尤其是高科技行业涨得特别猛。老外来中国投资不光是因为市场大,更看重咱们这儿产业链齐全、配套完善。 现在中国制造的产值已经占到全世界的30%了。 苏世民在致投资者的信中写道,忽视中国就等同于忽视未来。他把八成新兴市场投资配额分配给了中国,这一比例相较于五年前翻了一番。业绩表现印证了这一决策的正确性。 苏世民做事不只是为了赚钱。他在清华大学的项目里亲自上阵,从课程安排到学生挑选都一手抓。这么有钱的大老板还这么亲力亲为,真的很少见。 与短期套利不同,苏世民注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他频繁拜访中国企业和政府机构,深入了解运行机制。这种扎根式研究为投资决策提供坚实基础。 苏世民被人质疑的时候,从来不会慌,一直很稳得住。他在股东大会上表示,真正的投资需要穿越周期眼光。 中国城镇化进程和消费升级远未结束,增长故事刚刚进入精彩章节。苏世民的判断和行动为全球投资者提供重要参考。当其他人还在观望时,这位华尔街教父已经用巨额投资投票。 历史将证明谁是真正把握时代脉搏的人。中国发展的列车继续前行,欢迎所有秉持共赢理念的同行者。苏世民的选择启示我们,开放合作才是通往未来的正确道路。 信息来源:2025-09-03 22:02·东南卫视官方账号
黑石集团创始人苏世民在纽约的一次投资论坛上发表惊人观点。他直言美国对华政策正在产
红日观全局
2025-09-26 00:02:3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