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印度国防部宣布了! 9月25日,印度国防部与印度斯坦航空公司(

红楼背疏影 2025-09-26 10:09:59

快讯!快讯! 印度国防部宣布了! 9月25日,印度国防部与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签署了一项价值70亿美元的战机采购合同,一口气订购97架“光辉”Mk1A战斗机。 这笔订单包含68架单座型和29架双座教练机,表面看是简单的装备更新,实则暗含多重战略意图。首先,印度空军现役的米格-21机队已接近服役极限,2025年前需要替换约120架老旧战机。选择国产“光辉”而非继续进口,体现出印度对本土军工的坚定支持。 更深层的原因是地缘政治需求。随着巴基斯坦获得JF-17Block3、中国列装歼-20,印度急需提升空中战力。 但与其他国家直接外购不同,印度选择通过国产战机实现战力跃升,这种路径选择本身就具有战略意义。 “光辉”Mk1A虽被归类为轻型战机,但其配置堪称“小而精”。该机配备以色列EL/M-2052有源相控阵雷达,能够同时追踪64个目标;武器系统整合了印度自产的“阿斯特拉”空对空导弹,射程达110公里;航电系统采用开放式架构,便于后续升级。 不过该机也存在明显短板,最大载弹量仅3.5吨,作战半径约300公里,与中巴主力战机存在差距。 更关键的是产能问题:HAL目前年产“光辉”仅16架,要完成97架订单需要6年时间。这个速度能否满足战备需求,要打上一个问号。 莫迪政府将此次采购视为“印度制造”的里程碑。国防部长辛格宣称,订单将创造5万个工作岗位,带动300家供应商发展。 但业内人士透露,“光辉”的国产化率仅65%,关键部件如发动机(美国通用电气F404)、弹射座椅(英国马丁·贝克)仍需进口。 这种依赖度在战时可能成为隐患。2024年的兵棋推演显示,若关键部件断供,“光辉”机队出勤率将骤降40%。如何在自主可控与性能提升间找到平衡,是印度军工面临的核心难题。 印度选择此时大规模采购国产战机,也是对国际局势的精准判断。俄制装备受乌克兰战争影响供应不稳,美制武器价格高昂且附带政治条件。发展国产装备成为印度在大国博弈中保持战略自主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这笔订单将减少印度对俄制武器的依赖。目前印度空军俄系战机占比仍达60%,通过提升“光辉”比例,2028年这一数据有望降至45%。这种多元化策略,正是印度在大国间左右逢源的底气所在。 印度此次扩编“光辉”机队,直接改变印巴空中力量对比,巴基斯坦现有JF-17约150架,但多为早期型号。虽然Block3型性能提升,但数量不足30架。印度97架“光辉”Mk1A交付后,将在质量上形成压制。 不过巴基斯坦也有反制手段。其“枭龙”Block3配备KLJ-7A雷达,探测距离优于“光辉”的以色列雷达;更重要的是巴方获得歼-10CE,这款中型战机在综合作战能力上更胜一筹。南亚的天空,正在上演一场不对称的军备竞赛。 “光辉”战机一直渴望打开国际市场,印度曾向马来西亚、埃及等国推销,但至今未获订单。此次国内大规模采购,实际是为外销做背书。印度军工需要证明:连本国空军都大批采购的战机,值得他国信任。 但外销面临现实障碍,价格方面,“光辉”单价约7200万美元,比中巴合作的JF-17贵40%;政治层面,印度缺乏像中国那样完整的军贸体系。要想真正走向世界,“光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印度空军而言,接收97架新机只是开始。飞行员培训、后勤保障、体系整合才是更大挑战。目前印度飞行员年均飞行时间仅180小时,远低于中美250小时的标准。如何让新装备形成战斗力,考验着整个军事体系。 从更广视角看,这笔订单是印度国防自主的缩影。在经历“阿琼”坦克、“维克兰特”航母的漫长研发后,“光辉”项目算是相对成功的案例。这种坚持自主研发的路径,可能在未来地缘博弈中带给印度意想不到的回报。 “光辉”机队的扩张,正在改变南亚安全架构。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等区域国家开始重新评估防务需求,尼泊尔、缅甸也在观望印度军工的成熟度。这种辐射效应,可能使印度获得超越军事层面的影响力。 但印度也需避免战略误判。过度自信可能激化与中巴的矛盾,甚至引发军备竞赛。如何在提升自卫能力的同时维护区域稳定,将成为印度外交的新课题。 正如新德里智库研究员所言:“买飞机容易,建立可持续的国防生态难。‘光辉’订单不是终点,而是印度军工真正成熟的起点。”这笔70亿美元的投资,最终收获的将不仅是97架战机,更是一个国家工业体系的蜕变。 信息来源:外媒:印度签署约70亿美元合同采购97架国产“光辉”战斗机 环球网2025-09-25 19:58北京

0 阅读:0
红楼背疏影

红楼背疏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