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俄罗斯国防部突然宣布 9月25号那天,俄罗斯国防部放出条消息

红楼背疏影 2025-09-26 10:09:59

快讯,快讯, 俄罗斯国防部突然宣布 9月25号那天,俄罗斯国防部放出条消息:他们的图-95MS战略轰炸机,在巴伦支海和鄂霍次克海上空飞了足足14个多小时,中途还空中加了油,全程都有战斗机护航。 俄罗斯国防部9月25日发布的这则消息看似寻常,实则暗藏玄机。图-95MS战略轰炸机这次长达14小时的巡航,跨越巴伦支海和鄂霍次克海两大战略方向,展示了俄罗斯同时威慑北约和亚太的军事能力。 这次飞行任务的时间点非常微妙就,在联合国大会讨论乌克兰局势的第二天,俄罗斯用这种特殊方式向西方传递信号:尽管面临制裁压力,但俄军战略打击力量依然保持全天候战备状态。 巴伦支海是俄罗斯北方舰队驻地,毗邻挪威和北约北翼;鄂霍次克海则面向日本和阿拉斯加,是俄太平洋舰队重要活动区域。一次飞行覆盖两个战略方向,显示出俄军的多线作战能力。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飞行时长,14小时持续飞行,意味着机组人员需要轮班作业,轰炸机也需进行空中加油。这种长时间、大范围的巡航,不仅检验装备可靠性,更是对飞行员体能和技能的极限考验。俄军通过这种方式,向潜在对手展示其远程打击力量的战备水平。 空中加油是这次任务的关键环节。图-95MS最大航程约1.5万公里,但经过空中加油后,其作战半径可延伸至2万公里以上。这意味着从俄罗斯本土起飞的战略轰炸机,足以覆盖全球大部分重要目标。 俄军目前装备的伊尔-78空中加油机,一次可为多架图-95MS补充燃料。这种"长臂"能力使俄罗斯即使在不拥有海外军事基地的情况下,仍能对远距离目标构成威胁。在俄乌冲突持续的背景下,展示这种能力具有重要的威慑意义。 消息中特别提到"全程战斗机护航",这并非多余之举。在靠近北约边境的空域,俄军战机经常遭遇北约飞机的拦截和监视。苏-35S战斗机的护航,既能防范意外情况,也展示了俄军的体系作战能力。 护航战斗机的选择也很有讲究。苏-35S作战半径约1,600公里,需要进行多次空中加油才能完成全程护航。这说明俄军不仅战略轰炸机具备远程能力,其战术空军同样能够执行远距离护航任务。 对比冷战时期的类似行动,可以发现俄罗斯战略空军的使用逻辑发生了变化。上世纪80年代,苏联战略轰炸机的远程巡航往往带有明显的示威性质,飞行路线更加靠近对手领空。而此次飞行保持在公海上空,既展示了实力,又避免了过度挑衅。 这种相对克制的做法,反映了俄罗斯在当前国际环境下的战略考量:既要展示军事实力,又要避免直接冲突。特别是在俄乌冲突尚未结束的敏感时期,这种"有节制"的武力展示可能成为俄罗斯的常态。 北约方面对此迅速作出反应,北美防空司令部表示,此次飞行期间,北约战机实施了"标准拦截程序"。日本航空自卫队也证实监测到俄机活动,并起飞战机进行监视。这种"猫鼠游戏"已经成为俄罗斯与西方军事对峙的常态。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这次飞行发生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俄罗斯通过展示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提醒各方不要忽视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利益和影响力。特别是在日本加强军备、朝鲜半岛局势紧张的当下,这种示威行动更具现实意义。 对于中国而言,俄罗斯战略空军的活动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俄军在远东地区的存在可以分散美日军事压力;另一方面,这种强势的军事展示也可能影响地区力量平衡。中国需要密切关注俄罗斯战略空军的发展动向,特别是其新型轰炸机的研发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飞行任务的时间点与中国海军近期活动有所重叠。这种战略协同与否,值得深入观察。中俄两国在战略巡航方面的互动,将成为影响亚太安全格局的重要因素。 随着新型图-160M轰炸机陆续服役,俄罗斯战略空军将迎来更新换代。但图-95MS由于其独特的续航能力和较大的载弹量,预计还将服役较长时间。未来类似的远程巡航将更加频繁,可能成为俄罗斯应对战略压力的常规手段。 同时,俄罗斯可能会加大在北极和远东地区的军事存在。这两个方向既是俄罗斯的战略要地,也是与西方博弈的前沿。战略轰炸机的常态化巡航,将成为俄罗斯维护这些地区利益的重要手段。 这次14小时的飞行任务,是俄罗斯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的一种战略表态。它既展示了军事实力,又表明了战略立场,更体现了俄罗斯在国际格局中的定位。在大国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种"武力展示"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的常态。 对于观察者而言,重要的不仅是关注飞行本身,更要理解其背后的战略逻辑。俄罗斯通过这种持续的战略巡航,既维护了自身利益,也在不断调整与各方的关系。这种复杂的战略博弈,仍将继续上演。 信息来源:俄战略轰炸机在巴伦支海和鄂霍次克海中立水域完成计划性飞行 环球网2025-09-25 22:54北京

0 阅读:347

猜你喜欢

红楼背疏影

红楼背疏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