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媒体称:中国的歼-10和霹雳-15虽然在实战中击落了法国阵风,但这并不代表

茂盛楼兰 2025-09-26 14:14:04

新加坡媒体称:中国的歼-10和霹雳-15虽然在实战中击落了法国阵风,但这并不代表中国的装备比西方先进,他们认为阵风失利,是因为没有发挥出体系作战的优势。 可问题是,5月7日那次对抗,美其名曰“体系缺失”,实际上却是歼-10CE真正打出了硬实力,那一天巴基斯坦飞行员驾驶歼-10CE,在预警机和数据链的配合下静默接近目标,用霹雳-15一举击落对手,这场景可不是私下传闻,而是被英国《空军月刊》细致记录在案的实战细节。 而且,这场对抗根本不是小规模遭遇战,双方足足出动了114架战机,印度空军的72架飞机里,就混着14架阵风,每架阵风都挂载着法国引以为傲的流星导弹,还有苏-30MKI在旁支援,这配置怎么看都算不上体系真空吧?要是这样都算体系缺失,那法国宣传的阵风全能战力,未免也太经不起实战检验了。 所以,真正决定胜负的,其实是歼-10CE藏不住的硬实力,首当其冲就是它的千里眼,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这雷达探测距离能到220公里,还能同时锁定20个目标再挑6个重点打击;反观阵风的RBE2-AA雷达,最大探测距离撑死180公里,到了印度边境的高温高湿环境里,性能还得打个折扣。 雷达之后就是导弹的代差碾压,巴基斯坦用的霹雳-15E,射程足足145公里,靠着双脉冲发动机和捷联惯导+北斗+主动雷达的复合制导,末段速度能飙到5马赫,光不可逃逸区就有80公里。 而阵风的流星导弹呢?实际射程才80公里,等它刚够着发射距离,歼-10CE早就打完导弹转弯跑路了——60多公里的射程差,这可不是喊两句“体系”就能补上的窟窿。 还有法国一直吹得天花乱坠的SPECTRA电子战系统,这次也彻底露了怯,巴基斯坦飞行员事后透露,被击落的阵风直到被击中前3秒才发出警报,原因很简单:歼-10CE挂载的K/RKL700A电子战吊舱,早在100公里外就干扰了阵风的信号,直接把它的雷达探测距离压到了70公里。 更打脸的是,被击落的4架阵风里,还有编号BS001、BS021这样的精锐机型,它们当时挂载着空对地弹药执行任务,这暴露的哪里是体系问题,分明是阵风“多用途”设计反而稀释了空战能力的硬伤。 再说回新加坡媒体念叨的“体系优势”,其实阵风的“体系依赖症”本身就很说明问题,它在北约体系里能发挥作用,靠的是盟友数据链和预警机的无缝衔接;可到了印度手里,跟俄制苏-30MKI的数据链都存在2-3秒延迟,空战中甚至出现过航线重叠的低级失误。 反观歼-10CE,从雷达、导弹到电子战吊舱都是成套设计,跟巴空军的ZDK-03预警机、Link 17数据链配合得严丝合缝,连数据传输延迟都控制在0.5秒以内,这种“装备-体系”的高度适配性,本就是硬实力的一部分。 说到底,新加坡媒体就是给阵风找台阶,但体系只是给装备搭台的,台搭得再稳,演员自己站不稳也白搭,所谓“体系缺失”的说法,倒很像对中国装备硬实力的另一种承认。

0 阅读:61
茂盛楼兰

茂盛楼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