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国密谋反华,澳大利亚想对中国稀土开枪,54万吨油菜籽白买了? 一觉醒来,发现世界又变了,8个国家突然凑在一块,像是约好了一样,开始琢磨怎么在背后给中国使绊子。 有人说这是地缘政治的老把戏,但这次,主角换成了稀土、油菜籽和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一边嘴上说着要合作,一边却在稀土和农产品上和美国、加拿大、日本、欧盟等国家打起了算盘,想要在中国最拿手的资源领域里“开一枪”。 这背后的盘算,和特朗普二次入主白宫关系不小,特朗普这次回归,比上一次更“有劲”,关税、排斥、打压一样没少,甚至连套路都不带换的。 中国早就看明白了,反击也够直接,手里攥的稀土牌,一打下去,全球科技公司都跟着哆嗦,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澳大利亚还为此白送了中国54万吨油菜籽,结果到头来自己也没捞着实惠。 澳大利亚的算盘很简单,背靠美国这个“老大哥”,希望能在稀土这条赛道上分一杯羹。 可稀土不是白菜,这东西不是谁想挖就挖,谁想卖就卖,中国几十年打磨的供应链、技术优势,不是临时抱团就能颠覆的。 过去,全球80%的稀土都来自中国,其他国家想要追赶,谈何容易,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这些国家联合起来,虽然嘴上说是“保护供应链安全”,但内里还是打着围堵中国的主意。 问题是,全球高科技产业链的命脉,被中国的稀土死死攥在手里,谁敢轻举妄动,先疼的还得是自己。 美国这次带头搞事,老样子,搬出关税大棒,特朗普这几年变本加厉,要求企业“去风险”,逼着盟友们一起跟着唱双簧。 欧盟、日本、韩国等也没闲着,纷纷出台政策,想要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可现实就是这么扎心,稀土不是说“独立”就能独立的,中国掌握的不只是矿石,更是整个加工和供应链。 没有中国的稀土,全球新能源汽车、风电、智能手机这些高端制造业,都会“卡壳”,美国这套“脱钩”套路,碰上中国的“稀土牌”,就像碰上了软硬不吃的钉子。 澳大利亚这边,看似是跟着美国一起“唱主角”,其实日子也不好过。油菜籽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澳大利亚把54万吨油菜籽卖给中国,结果遇上中国市场变化,价格一落千丈,白忙活一场。 原本指望着借着“稀土合作”能从中国这里获得更多好处,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 澳大利亚经济高度依赖资源出口,尤其是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早已根深蒂固,去年中国进口澳大利亚农产品的占比依然高居不下,澳方每次跟风美国搞“小动作”,其实自己心里也明白,真闹僵了,谁都没好果子吃。 说到底,这一轮8国联手反华,不过是全球供应链竞争的老戏码,美国拉帮结派,欧盟想分羹,日本和韩国在中间左右逢源,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更像是“跟班”。 但现实却是,离开中国市场,谁都活不痛快,稀土只是冰山一角,油菜籽事件只是小插曲。更大的“主角”其实是全球产业链的稳定。 无论是稀土,还是其他关键原材料,中国在全球市场的话语权,都是实打实的,美西方国家口口声声说要“减少依赖”,可每次遇到供应链卡脖子问题,还是得回头找中国谈判。 中国的反击方式也并不复杂,直接亮出底牌,稀土不是随便就能替代的资源,中国在技术、产量和出口管控上都有绝对优势。 美国想要强行推动本土生产,结果发现成本高到离谱,根本玩不起,欧盟、日本投资建设稀土工厂,几年过去依然难见起色。 澳大利亚虽然资源丰富,但缺乏完整的产业链,光靠挖矿、出口原材料,根本无法撼动中国的地位。 中国此时选择收紧出口管控,等于给全球高科技产业上一道紧箍咒,这一步棋下得不但稳,还让美西方国家不得不重新衡量对中国的依赖度。 油菜籽事件更像是一面镜子,澳大利亚本以为能靠油菜籽打开中国市场,结果却因政策变化和贸易摩擦,损失惨重。 中国市场对澳方农产品的“开关”一旦收紧,澳大利亚的出口商就只能干瞪眼,农民们看着堆积如山的油菜籽,心里清楚,和中国闹别扭,根本不是明智的选择。 现实摆在眼前,澳大利亚想要在资源领域“对中国开枪”,结果最后伤到的还是自己。 其实,8国联手围堵中国,并不新鲜,只是这次的牌面更大,动作更急,特朗普的回归,把美国的“保守主义”推向新高点,拉帮结伙、加码关税,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全球产业链被搅得天翻地覆。 可中国早已不是二十年前的中国,面对外部压力,反制措施一出,谁也不能轻松脱身,稀土、油菜籽,只是新一轮博弈的缩影。 澳大利亚为了一时利益跟着美国起哄,结果自家经济先受伤,54万吨油菜籽白买了,稀土大门一关,全球科技巨头只能乖乖排队。 美国和盟友的“密谋”,最终还是得回到现实里找答案,中国靠的不是喊口号,而是真本事,资源是底牌,市场是砝码,主动权还在自己手里。 风浪再大,底气还在,澳大利亚和8国的这场“密谋”,无非是又一次试探中国的底线。
中国正在逃命;而日本只能等待灭亡!还以为中国抛售美债,只是普通的金融操作?错了!
【1评论】【6点赞】
启航
新秩序是打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