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河南一93岁拾荒老人被偷1.8万元,迫于无奈,老人到派出所报了案,不

玉尘飞啊 2025-09-26 23:40:05

2014年,河南一93岁拾荒老人被偷1.8万元,迫于无奈,老人到派出所报了案,不曾想这个举动反而暴露了老人隐藏了76年的身份。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派出所民警看到这位弓腰驼背的老人颤颤巍巍走进来,赶紧上前搀扶。老人刚开口就哭了:我老伴的救命钱没了…… 他叫齐修体,这笔一万八千元的积蓄是他捡破烂多年攒下的,原本要给患胃癌的老伴治病用。 当民警查看他的证件时,却发现了几枚军功章和一张发黄的退伍证,这位看似普通的拾荒老人背后,竟然藏着一段震撼人心的往事。 时间回到1938年,河南滑县老店镇齐寨村的一个贫苦家庭里,16岁的齐修体因为家里吃不上饭,选择报名参军。他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195师,刚学会开枪就被派往民权县内黄集前线。 战场上惨烈的情景让这个少年永生难忘,日军第十四师团装备精良,有坦克、大炮和飞机支援,而齐修体所在部队只有汉阳造步枪。 战壕还没挖好,日军就发动了猛攻。炮弹在身边爆炸,齐修体被震晕过去,醒来时发现连长邢志化正背着他突围。这场战斗伤亡惨重,许多年轻战士永远留在了战场上。 齐修体养好伤后重返部队,转战开封、江苏一带,参与多次恶仗。他作战勇敢,屡立战功,但也多次负伤,最严重的是右臂受伤,这为他后来的艰难生活埋下伏笔。 抗战胜利后,齐修体不愿参与内战,选择回乡务农。因为曾是国民党士兵,他从不向人提及自己的抗战经历,生怕惹来麻烦。 身体残疾使他无法干重活,婚事也一再耽搁。直到1958年,他在鹤壁交通局找到文职工作后才成家。 好景不长,两年后他失去工作,带着妻儿回到农村。1960年代中原大饥荒时,他不得不带着家人逃荒到山西,一待就是二十年。 八十年代返回河南老家时,老两口已失去劳动能力,将土地租给别人耕种,每年仅得几百斤粮食,勉强维持半饥半饱的生活。齐修体开始拾荒度日,每天背着编织袋在村里转悠。 2014年,齐修体93岁,当老伴被确诊胃癌晚期时,齐修体拿出全部积蓄1.8万元准备给她治病。然而这笔钱不翼而飞,老人被迫向警方求助。 民警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老人的真实身份,立即向上级汇报。很快,政府有关部门前来慰问,为老人办理低保、补发抚恤金,并修缮房屋。社会各界也纷纷捐款,短短20多小时就筹集了2万多元。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没为国家做啥贡献。”齐修体老人面对突然而来的关注显得很不习惯。他始终觉得自己当年参加的不是“正规军”,不好意思给国家添麻烦。 齐修体的故事经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事实上,政府早已出台政策,规定抗日作战牺牲或致残的国民党抗战老兵,与八路军、新四军老战士享受同等待遇。 这些抗战老兵平均年龄超过90岁,正以惊人的速度离去。他们是一部部活的历史,亟待挖掘和抢救。 齐修体老人是不幸的,他半生坎坷,晚年贫病交加;但他又是幸运的,最终在生命尾声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关怀。 他的经历让我们思考,英雄不该因身份而被打上标签,只要为国家和民族付出过热血和青春,都值得被铭记和尊重。 老伴最终得到了医疗救助,齐修体老人也得以安度晚年。从抗日战场到拾荒路,这位老人用他近一个世纪的生命历程,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坚韧和奉献。 信息来源: 抗日战争纪念网《齐修体-河南抗战老兵名录》

0 阅读:46
玉尘飞啊

玉尘飞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