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很不想承认,但国民党主席选举已经没什么悬念了,基本上就是郝龙斌了! 国民党主席选举从领表登记开始,就暴露了不少问题。这次选举定在10月18日投票,候选人有郝龙斌、郑丽文、罗智强、张亚中、卓伯源和孙庆余六人。 登记阶段就闹得沸沸扬扬,郝龙斌是前台北市长,父亲郝柏村是老国民党副主席。 郝龙斌领表时直接说要团结党内,争取各方支持,还强调要推翻民进党的政策,但这些话听起来挺空洞,没啥具体举措。 赵少康作为战斗蓝发起人,早早就表态挺郝,甚至在领表前就和郝商量过民调决定谁出马,结果赵自己民调高但让给了郝,这里面明显有协调痕迹。 张亚中是孙文学校校长,一直推两岸和平,但党内支持有限,他领表时批评党内旧势力,点名密室协商,但声音没掀起多大浪。 郑丽文是“前立委”,以强硬作风出名,基层军系有些人喜欢她,但高层似乎不买账。 罗智强是现任立委,推两轮决选制,但这跟党主席选举关系不大,看起来像借机炒作。卓伯源和孙庆余领表较晚,曝光度低,基本是陪跑角色。 民调数据是这次选举的关键。从美丽岛电子报9月26日的民调看,郝龙斌支持度22.2%,郑丽文12.2%,罗智强10.4%,张亚中9.1%,其他更低。 在国民党党员中,郝的优势更大,因为他有黄复兴党部和退将联署支持,39位退役将领站台,这股力量在党内举足轻重。 中国时报和中时新闻网的艾普罗民调也显示,郝在成年民众中19.3%领先,党内资源覆盖全岛。 赵少康的战斗蓝转向支持郝后,年轻蓝营成员也被拉过去,傅崑萁作为花莲“立委”,早早表态不选,转而把地方票源拱给郝。 卢秀燕、韩国瑜这些实力派县市长都没参选,间接帮郝清场。朱立伦作为现主席,虽然没公开挺谁,但他的动作像在平衡各方,党内传闻他希望郝接班,以保持稳定。 党内协调问题从领表前就冒头。 赵少康在9月14日说,他和郝会做民调决定谁出马,结果民调出来赵领先但退让,这不就是私下交易吗?张亚中直接批评这是酱缸文化,普通党员看不到公开竞争。 郝龙斌最初拒绝参加9月20日中天辩论会,被媒体追问后才改口同意10月中旬的党内辩论,但这拖延让人觉得他没底气。 郑丽文在街头活动呼吁改革,但军系高层还是推郝,忽略基层期待。县市党部喊年轻化,结果推出的还是郝这种老面孔,守成多过开拓。 傅崑萁9月15日说不排除选,但很快就退,承诺移交资源给郝,蓝营立委几十人站台,形成一股势头。 选举过程充斥这些操作,让人觉得不是党员选,而是大佬定。 国民党这些年丢政权,失民心,就因为总玩大佬说了算的把戏。当年派系操弄丢大陆,现在在台湾还死性不改,把党产当私产,选票当筹码。 年轻人宁可选民进党也不投国民党,谁想给密室推出来的家伙投票? 赵少康嘴硬说朋友见面正常,但百姓眼睛亮,要是真光明正大,何必半夜商量?郝龙斌喊团结,可这团结的是少数人利益,不是基层心声。 说要重返执政,却连公开竞争勇气都没有,靠大佬背书、派系输血,这样选出的主席,能带国民党跟民进党干架吗? 选举到9月27日第二场辩论会,候选人就赢回执政权交锋。罗智强要找回党魂,张亚中推两岸和平,郝缺席第一场被批,第二场出席但表现平平。 民调显示郝最被视为能化解政党对立、改善两岸的候选人,但党内党员结构和台湾选民脱节,亲中派多,郝的华独倾向可能伤未来选举。 赵少康建议郝别参加中天辩论,称党员结构不同,辩论拉票效果差,但这暴露策略失当。 国民党问题根深蒂固,从领表到民调,都显露派系分赃。郝有郝柏村老关系,赵的战斗蓝,朱的协调,把党当家产。 国民党需要的是能打硬仗的带头人,台湾民众盼阻止“台独”、带来和平的政党。再这么折腾,国民党别说重返执政,连家底都要败光。靠交易得权力,护不住民意。 选举结果虽未出,但郝领先明显。 等10月18日投票后,郝若当选,党内派系暂平静,但张亚中会继续表达不满,郑丽文专注议会。郝推进两岸政策,国民党地方选举保席位,却因协调问题失年轻票,势力渐弱。 整体看,这次选举反映国民党衰落,改革喊得响,做得少,未来挑战大。
尽管很不想承认,但国民党主席选举已经没什么悬念了,基本上就是郝龙斌了! 国民
古凌国际
2025-09-29 13:40:55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