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投标不再只是拼资质和报价了。2024年,很多企业还在按老办法准备标书——双资质、业绩表、承诺函,结果一开标就出局。 不是评委刁难,而是政策早变了。 住建部去年起推行“工程总承包资质”单证替代双资质,全国一千二百多家企业已经能独立接EPC项目,你还在纠结设计院和施工队怎么联合? 时间已经不等人。 更隐蔽的是信用系统。 你填的“无违法记录”不再靠人工查,系统自动跟“信用中国”实时比对,去年全国一万八千多次投标被AI直接拦下,就因为一笔三年前没更新的罚款。 没人提醒你,但系统记得清清楚楚。 最让人意外的是,现在标书里不提BIM和碳排放,几乎等于放弃加分。 北京、上海的政府项目,连绿色建材占比都要写明,碳排测算报告缺一页,技术标直接扣掉十几分。 以前觉得这是环保部门的事,现在它成了投标的入场券。 我见过一家公司,业绩亮眼,团队强大,却因为没在方案里写清楚如何用数字平台管理现场,连初评都没过。 他们以为自己输在价格,其实是输在认知。 EPC早已不是“谁敢接谁就能赢”,而是“谁懂规则谁才有机会”。 这不是技术升级,是整个行业的底层逻辑在重构。 你还在用2020年的地图,走2024年的路,难怪越走越累。 别等被拒了才去查政策,先去“信用中国”看看自己有没有隐藏的红点,再打开住建部官网,下载那份新发布的《EPC项目管理能力评价标准》。 真正厉害的投标人,不是标书写得最厚的,而是最早知道规则变了的那一个。
EPC投标不再只是拼资质和报价了。2024年,很多企业还在按老办法准备标书——双
零动力
2025-09-29 23:07:2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