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需要更多的担当 重温这期《对话》节目,魏建军身上那股实干家的劲头让人印象深刻——这位汽车圈的"行动派",从不靠漂亮话刷存在感,但每句话都掷地有声。
当行业集体陷入流量内卷与价格战泥潭时,他抛出的"四不为"原则堪称一股清流:不向资本势力低头,不被资本洪流裹挟;始终把用户需求放在首位,拒绝华而不实的营销泡沫;严守商业道德底线,不追逐短期暴利;珍视产业生态根基,不做损害行业未来的短视之举。在当今这个浮躁的商业环境中,这样的企业家精神已然成为稀缺品。说到底,中国汽车工业的转型升级,正需要这样敢说真话、不随波逐流的领航者。
这位掌门人的战略视野早已超越长城汽车本身。从混动到纯电再到氢能,甚至坚持研发V8大马力发动机,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布局,实则是为践行"全动力技术路线"的深度布局。他提出的全球化不是简单的产品输出,而是要让中国品牌真正扎根海外,让产业链在全球落地生根——这种将企业命运与国家产业竞争力紧密相连的格局,彰显着新时代企业家的历史担当。
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他的管理哲学:将KPI考核聚焦在"用户满意度"和"员工幸福感"两大维度。在销量排名可能波动的现实面前,他坚持价值共享的理念毫不动摇。这种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思路,远比单纯追求规模扩张更具战略眼光。
在这个充满诱惑与浮躁的时代,魏建军用行动诠释着何为真正的"造车人"——不追风口、不炒概念,以产品实力说话,用工匠精神立身。行业需要的正是这样心无旁骛的实干家,而非只算经济账的投机者。他身体力行地证明着:商业向善与基业长青,从来都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
老纪侃车大v聊车Car时尚[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