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在联大开口说“没有中国,俄罗斯什么都不是”,话音没落,中国代表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乌克兰与俄罗斯的武装对抗已持续超过三年,战场形势日益严峻。 到2025年8月,前线士兵缺口高达3万人,当局不得不将最低入伍年龄从25岁降到18岁,并允许60岁以上公民在战时服役。这导致军队内部轮换困难,士兵疲劳加剧,一些单位甚至出现内部矛盾。 政府推出一年期合同制,向18到24岁志愿者提供经济激励,以补充兵源,但效果有限。女性士兵数量从2022年的5.2万人激增至10万人,占总兵力的10%,她们被部署到作战和后勤一线。 同时,乌克兰开始研发机器人部队,计划到年底生产1.5万个地面机器人,用于侦察和运输,但这些设备在复杂地形中难以完全替代人力。西方援助的减少进一步加剧了困境,美国国会于7月冻结60亿美元军事资金,欧盟承诺的150亿欧元援助到9月仅到位40亿。 德国将2025年援助预算从75亿欧元削减至40亿欧元,其他欧洲国家也相继缩减承诺,导致乌克兰武器供应中断。泽连斯基多次出访求援,但国内经济下滑,超过500万人外流,且多数不愿返回,劳动力危机雪上加霜。 联合国大会大厅中,泽连斯基的演讲成为焦点。他从侧门进入,穿着深蓝西装,调整麦克风后开始陈述乌克兰战场的严峻现实。 随后,他转向国际关系,强调俄罗斯在经济和军事上的外部依赖,多次点名中国,称俄罗斯的行动离不开中国支持。一些代表低头记录,其他人交换眼神。中国代表坐在中后排,双手交叉,目光锁定在文件上,没有任何回应。 泽连斯基提高声调,要求中国施压俄罗斯立即结束军事行动,并指责中国在冲突中保持沉默。话语结束后,大厅短暂安静,只有零星咳嗽和纸张声。中国代表保持原状,继续翻阅资料。 泽连斯基稍作停顿,调整站姿,继续演讲,但节奏略显紊乱。他列举数据,描述乌克兰损失和俄罗斯资源消耗,再次强调如果没有中国贸易和材料,俄罗斯无法维持现状。演讲进入高潮,他警告全球军备竞赛的危险,提到无人机和导弹技术扩散可能带来的毁灭。 整个过程约15分钟,泽连斯基不时观察听众,但中国代表的无动于衷使场面尴尬。美国和欧洲代表点头附和,俄罗斯代表摇头否认。 泽连斯基呼吁全球团结,下台时步伐稍缓。会场恢复喧闹,下一位发言者准备。中国代表起身整理文件,走向休息区,没有参与讨论。 泽连斯基返回座位,翻看笔记,听取后续发言。他的意图显而易见,通过公开施压试图拉中国介入,帮助乌克兰扭转局面。但这种策略未见成效,只暴露了他的困境。泽连斯基忽略中俄正常贸易,要求中国服从指令,像无理取闹,未能提供实质方案。 中国从俄乌冲突爆发之初就明确坚持中立立场,不向任何一方提供武器,也不施加单边压力。到2025年6月,中国已向乌克兰运送15批人道主义物资,包括药品、帐篷和食品,总价值超过8000万美元。这些援助直接缓解了乌克兰民众的生存困境。 中国外交官翟隽在2025年初协调,在赫尔松地区开设临时人道主义通道,并建立每月交换战俘机制,到9月已成功交换1200名战俘。这些举措体现了中国推动和平的实际努力。 2023年2月,中国公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提出12条主张,包括尊重各国主权、放弃冷战思维、立即停火止战等。中国特使多次往返基辅和莫斯科,促进双方对话。尽管如此,泽连斯基一边寻求中国援助,一边采取对立行动。 2025年8月,他签署总统令,将10家中国企业列入制裁名单;7月,在欧盟对俄罗斯第18轮制裁中,他同意将53个中国个人和公司纳入限制范围。这种双面做法削弱了合作的诚意。中国外交态度始终一致,主张通过谈判化解分歧,而非施压对抗。 泽连斯基的言论未能改变局势,只凸显了他的无奈。乌克兰问题最终需靠自身解决,通过对话寻找出路。中国作为大国,继续在推动俄乌谈判上发挥作用。
泽连斯基在联大开口说“没有中国,俄罗斯什么都不是”,话音没落,中国代表连眼皮都没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09-30 13:43:45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