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6年,66岁的乾隆觉得自己正值盛年,想让18岁妃子怀孕生子,可她却生不出,

落叶随风呀 2025-10-04 03:09:25

1776年,66岁的乾隆觉得自己正值盛年,想让18岁妃子怀孕生子,可她却生不出,乾隆:“生不出孩子,这辈子别想晋封!” 说起清朝乾隆年间后宫那些事儿,总绕不开皇帝的年纪和他的那些女人。乾隆四十一年,也就是1776年,这老头儿已经65岁了,按虚岁算66,偏偏觉得自己还跟壮年似的,非要搞一次选秀,拉进宫里个18岁的姑娘,本指望着她赶紧怀上孩子延续香火,结果呢,人家肚子没动静,他直接撂下狠话,说生不出就别想升位子。这姑娘就是伊尔根觉罗氏,出身不差,父亲桂林是两广总督那种封疆大吏级别,可惜摊上这么个事儿,一辈子就这么栽了。咱们今天就扒一扒这背后的实打实历史,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渲染,就按档案和史料摆事实。 先聊聊伊尔根觉罗氏的家底。她生在乾隆二十三年九月十八日,1758年那会儿,家里是满洲镶蓝旗的正经八百的官宦人家。父亲桂林不是小角色,早年从翰林院起步,一路爬到两广总督,管着广东广西两省的军政大事,那时候清朝南方事务全靠他盯着。祖父鹤年也当过总督,曾祖父春山是侍郎,家族在官场上根基深,算得上满人中的显赫一脉。伊尔根觉罗氏从小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家里规矩严,女子教育也讲究,她15岁那年本该参加选秀,家里使劲儿托关系,说她身体弱,内务府那边给了面子,帮着躲过去了。那年头选秀是八旗女子的宿命,躲一次算运气好,可谁知道三年后乾隆又来劲儿了,非要再挑一批。 乾隆四十一年,宫里下旨选秀,这次是乾隆有生以来最后一次。伊尔根觉罗氏18岁,赶鸭子上架,只能去。选秀那天,紫禁城里层层把关,身家清白、长相过得去才行。她运气不错,一进宫就直接封了循嫔,这在后宫位分里算破格。通常新进的姑娘先从答应或常在起步,贵人还得熬几年,嫔位才有六个名额,限制严着呢。她这起步高,靠的就是家世和乾隆的眼缘。那时候乾隆自认身体棒,精力足,觉得娶个年轻媳妇儿能添丁进口。可现实骨感,她进宫后头几个月,乾隆确实多眷顾她,绿头牌翻得勤,宫里人私下都说这姑娘得势了。 但好景不长,关键在生孩子上。乾隆盼子嗣的心思重得像石头,他后宫妃嫔一大堆,早年生的儿子够用,可晚年总想多添几个。伊尔根觉罗氏呢,进宫后肚子一点儿反应没有。宫里规矩,妃子升迁大头靠的就是母凭子贵,没孩子就等于没保障。乾隆年纪大,身体机能早衰,这责任明摆着在他,可他哪肯承认?老头儿好面子,总觉得是女人的问题。史料里没明说那句狠话,但从后来的位分变化看,乾隆的态度明摆着:没生,就别想动。结果伊尔根觉罗氏从循嫔卡在那儿,18年没升一级。后宫其他女人有的生了皇子,位分蹭蹭往上爬,她却原地踏步,日子过得像隐形人。 这18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对一个女人来说够煎熬。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乾隆办万寿大典,庆祝自己登基60年,顺带大封六宫。这时候伊尔根觉罗氏36岁了,勉强被拉进名单,升了循妃。听起来风光,可乾隆84岁了,早不宠新人,她这妃位来得晚,等于安慰奖。宫里位分从嫔到妃,妃有四个名额,她挤进去靠的不是恩宠,是皇帝的惯性。晋封后,她也没翻身,乾隆对她始终有疙瘩,就因为没孩子。清宫档案显示,那几年乾隆南巡、避暑,身边女人换着花样,她基本没份儿。妃子们月例银子照领,宫室照住,但恩宠等于零,这在后宫就是活死人。 再往后,嘉庆二年,1797年,伊尔根觉罗氏39岁生日,本该是小庆事儿。清宫规矩,妃子过生日,内务府提前备礼,皇帝赐东西。可内务府那帮人办事儿不利索,礼物送早了,乾隆知道后火冒三丈,直接下旨杖责官员。宫里头风声鹤唳,伊尔根觉罗氏摊上这事儿,惊惧过度,当场就去了。死于十一月十八日,距生日没几天。乾隆听说后,默了会儿,下旨追封她为循贵妃,还安排葬进纯惠皇贵妃园寝。这园寝是给高位妃子的,规格不低,可对她来说,晚了。追封听着体面,实际是皇帝的补救,掩盖不了前面的冷落。

0 阅读:46

猜你喜欢

落叶随风呀

落叶随风呀

恰饭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