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是天然“止抽剂”,10月份多给孩子吃这3类高镁食物,抽动少了情绪稳! 家长们可能没太在意,镁对抽动症孩子来说,就像“隐形的小帮手”——缺了镁,孩子不仅容易频繁眨眼、耸肩,还可能爱发脾气、坐不住; 补对了镁,就像给躁动的神经“上了稳压器”,抽动能慢慢减轻,情绪也会平和不少。 10月份正是给孩子补镁的好时候: 一方面,秋天燥气盛,孩子容易口干、烦躁,镁能帮着安抚神经、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 另一方面,换季时孩子容易紧张,比如刚开学适应新环境、期中考试有压力,镁能减轻神经的过度兴奋,减少因紧张诱发的抽动。 很多家长没意识到,与其盲目给孩子试各种方法,不如先把镁补到位,不少抽动症状的减轻,就从这不起眼的营养素开始。 不过家长给孩子补镁时,也常踩一些误区,得提前避开: 1. 觉得“补镁就是吃镁片”,依赖补充剂。其实对孩子来说,天然食物中的镁更易吸收,还不会给身体添负担,除非医生明确说缺镁严重,否则优先通过饮食补; 2. 只给孩子吃某一种高镁食物,比如天天吃菠菜。补镁讲究“多样搭配”,不同食物的镁含量和吸收率不同,换着吃效果才好; 3. 忽略“影响镁吸收的习惯”,比如让孩子喝太多碳酸饮料、吃太多甜食。这些会干扰镁的吸收,补得再多也没用,得先把这些坏习惯改掉。 怎么知道孩子可能缺镁了?有这些表现要留意: 1. 抽动反复:眨眼、耸肩、清嗓子变频繁,尤其紧张或疲劳时更明显; 2. 情绪不稳: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哭闹,或者总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 3. 睡眠不好: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容易醒,还爱做噩梦; 4. 身体不适:偶尔说手脚发麻、腿抽筋,或者没力气、不爱动。 之前门诊就遇到过一个8岁的男孩,频繁挤眼、清嗓子快1个月了,家长带他查了不少项目,没发现明显问题,只是孩子总说“心里慌”,晚上睡不安稳。 我问了问饮食,发现孩子平时很少吃深绿色蔬菜,还爱喝可乐、吃薯片。结合症状,我判断孩子可能缺镁,让家长先调整饮食,多给孩子吃高镁食物,只简单开了几味药。 过了3周,家长来复诊,说孩子挤眼的次数少了一半,晚上也能睡沉了,连带着脾气都好多了。 其实就是饮食补镁起了作用——镁稳住了神经,减少了抽动的诱因,比啥都实在。 10月份给孩子补镁,重点吃这3类高镁食物,家常又好做: ① 深绿色蔬菜:比如菠菜、油菜、西兰花。这些菜里的镁容易吸收,还能润燥。 推荐做法:菠菜焯水后切碎,和鸡蛋一起摊蛋饼;油菜清炒,加少许蒜末提味,孩子都爱吃。 注意菠菜要焯水去草酸,不然会影响钙和镁的吸收; ② 全谷物:比如燕麦、小米、玉米。全谷物里的镁含量比精米白面高不少,还能健脾养胃。 可以每天早上给孩子煮燕麦粥,加几颗枸杞;或者用小米、玉米熬杂粮饭,代替部分白米饭,慢慢让孩子适应; ③ 坚果豆类:比如杏仁、核桃、黑豆。 这类食物镁含量高,还能补气血,但要注意适量。可以把杏仁、核桃磨成粉,加在粥里;黑豆提前泡软,和大米一起煮成黑豆粥,适合脾胃弱的孩子。 注意3岁以下孩子要把坚果磨碎,避免呛噎。 最后要提醒家长:补镁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别指望吃几天就见效,坚持1-2个月才能看到变化。 如果孩子抽动频繁,影响到上课或社交,还是要及时找医生辨证,饮食调理配合温和干预,效果才更全面。 我是孟牛安,行医40年,一直相信药食同源,把日常饮食调好,就是给孩子最好的调理方。
吃出长寿密码:8种日常食物让生命更有质量一、黄金主食:玉米的养生哲学玉米
【3评论】【27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