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打下新疆最后一座城时,却意外发现城中竟有五千多印度人!而他们背后站着英国!

团扇轻摇时光 2025-10-04 22:13:30

左宗棠打下新疆最后一座城时,却意外发现城中竟有五千多印度人!而他们背后站着英国!面对这么多印度人,左宗棠的做法堪称千古! 1865年,清朝正忙着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内忧外患一堆,中亚浩罕汗国的一个军官阿古柏瞅准机会,带着几千人马从西边杀进来。 阿古柏先占了喀什噶尔,然后一路北上,吞并了乌鲁木齐、吐鲁番大片地盘,自封洪福汗,建立了个所谓汗国。 英国和沙俄这两个列强一看有机可乘,就从印度那边派人支援阿古柏,提供枪炮弹药,还送来工匠和情报人员。这些印度人就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爪牙,名义上做生意,实际帮阿古柏造武器,稳固他的地盘。 阿古柏靠这些外援,硬是撑了十多年,新疆百姓苦不堪言,田地荒废,商路断绝,整个地区成了列强角力的棋盘。 左宗棠这时候站出来了,上书朝廷,坚持要出兵西征。他算准了账,组织湘淮军,调集粮草,从兰州起步,翻祁连山,过戈壁滩,一步步推进。 英国人急眼了,派使者到北京游说,说新疆是缓冲地带,清军别动,动就等于挑衅。但左宗棠铁了心,1876年大军过天山,1877年收复吐鲁番、乌鲁木齐,逼得阿古柏上吊自杀,他的儿子白彦虎逃到俄国。 可就在庆功的当口,部队清点俘虏和城中人口时,发现了蹊跷:五千多印度人混在里面。这些人皮肤黑,操印度口音,手里拿着英式枪支,有的还会修炮台。 左宗棠一看,这不是巧合,阿古柏垮台前,这些印度人就是英国的马前卒,帮着造武器、传情报。现在他们成了烫手山芋,杀不得,赶不得,一不小心就给英国人借口干涉。 处置这些印度人,左宗棠没急着下狠手。他先下令全军不许伤人,免得闹出外交麻烦。然后调来会说多国话的翻译,挨个甄别身份。 结果查清,这五千多人分三类:大多数是商人,从英属印度经阿富汗进来,贩卖布匹香料,顺带帮英国收集情报;还有几十个工匠,专攻火器制造,教阿古柏人怎么铸炮弹;最少的是间谍,藏着地图和密信,标了清军行军路线。 左宗棠明白,这事关新疆稳定,新收复的地盘百废待兴,百姓刚喘口气,要是处理不当,英国人能以保护侨民为名,派兵插手,甚至重扶阿古柏余党。 左宗棠的聪明在于,他不搞一刀切,而是分门别类。那些工匠,他挑出有真本事的,护送去兰州制造局,让他们教清军改良武器。 商人们,他给两条路:想回印度的,军方出路费和护卫队;想留下的,得重新登记,缴税守法,当本地生意人。间谍那三十七个,他没杀头,而是把证据打包,主动送去英国喀什领事馆,要求对方领人走。

0 阅读:0
团扇轻摇时光

团扇轻摇时光

团扇轻摇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