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最近有点忙,忙得不是在家里修路盖桥,就是在国际舞台上频频亮相。 马科斯政府一边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出访问邀请,一边又在南海问题上频频和中国打交道,紧接着,中澳之间还突然演了一出“铁矿石暂停合作”的大戏。 听起来好像是几个不相干的事件,实际上全都绕不开一个关键词:博弈。不管是地缘政治,还是资源贸易,背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盘算。 说白了,菲律宾想在大国之间找个舒服的位置,中国在南海稳步推进自己节奏的同时也在观察局势走向。 而澳大利亚看似被动,其实也在盘算下一步怎么出招。这局棋,谁都想赢,可谁又能真正笑到最后呢? 先说菲律宾对普京发出邀请这事,很多人一听就觉得稀奇,毕竟菲律宾是传统意义上美方阵营的一员,怎么突然就对俄罗斯示好?其实这并不突然。 马科斯上台后虽然嘴上没说要“脱美”,但行动上明显在尝试多元外交。邀请普京,是一次典型的“战略平衡”操作。俄罗斯虽然受西方制裁,但在能源和军工方面依然有分量。 菲律宾此举更像是在美国和中国之外,再添一个“选项”,哪怕只是姿态上的,也能让自己在谈判桌上多点筹码。 与此同时,中国在南海的动作也没闲着。不久前的几个声明和演训活动,都指向一个明确信号:中国在南海的主权立场坚定而明确,而且正在用行动一步步推动局势朝着自己的方向发展。 不再是口头宣示,而是实打实的部署和建设。菲律宾看在眼里,心里当然不可能完全平静。但问题是,菲律宾真能完全靠近美国来“对抗”中国吗? 从现实来看,菲律宾和中国的经济联系非常紧密,尤其是农业、旅游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早已深入展开。真要撕破脸,菲律宾自己先疼。 这时候,中澳之间突然上演的一出“暂停铁矿石合作”就显得格外微妙。表面上看是贸易层面的摩擦,实则是中澳关系微妙变化的一个缩影。 铁矿石是澳大利亚的经济命脉之一,而中国是最大买家。一旦合作暂停,对澳大利亚的打击显而易见。但反过来,中国早已未雨绸缪。 不光在加紧多元化资源进口渠道,还在推进国产替代,这种“暂停”带来的压力对中国来说并不是不可承受的。 而澳大利亚,在经历了几轮高调的政治表态之后,发现市场才是最现实的,政治激情退去后,才意识到铁矿石不是随便就能找到新买家的东西。 再说回中澳之间的“铁矿石暂停合作”,这事对菲律宾来说不是事外之地。如果中澳的资源链条出现长期波动,势必影响整个亚太地区的产业布局。 菲律宾作为一个制造业尚未完全起步的国家,原材料和能源的稳定供应至关重要。一旦中国开始大规模调整进口来源地,菲律宾未来想要搭中国制造业升级的顺风车,可能就没那么容易了。 所以说,这一连串事件看似彼此独立,实际上却牵一发而动全身。菲律宾邀请普京,不只是外交上的新尝试,也是对当前地缘格局的应对之策。 中国在南海稳步推进,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必要举动;而中澳之间的铁矿石事件,则是对区域资源供应链的一次现实检验。 在这盘多维博弈的大棋局中,没有谁可以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国家能靠“耍滑头”赢得全部筹码。 参考资料:“中方停购必和必拓铁矿石”,澳大利亚总理急了 2025-10-01 14:19·观察者网
菲律宾媒体10月5日报道称,菲律宾军方负责人透露,他拒绝了将小费迪南德·马科斯总
【1评论】【2点赞】